天宝村贫困村成了致富样板

陕西日报 2019-05-07 07:18 大字

本报通讯员殷一博

8年前,天宝村还是白河县众多深度贫困村中的一个。全村442户居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5户,贫困发生率达到41.8%。8年后,天宝村山上的“乱石窝”变成了集农业综合开发、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山下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新型社区;过去常年外出务工的村民,如今在家门口就富了起来。

白河县仓上镇天宝村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但土地、山林资源丰富。在天宝村移民搬迁方案确定后,白河县将天宝村列入“以现代农业建设为支撑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试点”范围,引入市场主体——县兴达公司,推动园区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目前,园区种植木瓜500亩、中药材500亩、烤烟100亩,还建设有大型养猪场和乌鸡养殖基地。园区产出的食用葵花油、甘蔗酒等无公害绿色产品,小麦、玉米、绿豆等有机粗粮农产品,绿壳乌鸡蛋等现代畜牧养殖产品等,深受市场欢迎。

园区“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旅游业蒸蒸日上。2017年,天宝园区被评为AAA景区,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1万人次。

2011年,“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管理有序”的天宝村新型农村社区开工建设。按照“村党支部+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兴达公司与全村1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用工协议。园区解决就业170多人,固定贫困户最低月工资1800元。安置社区还引入了藤条椅编织、毛绒玩具加工、服装加工等多个社区工厂,留守妇女“楼上居住、楼下就业”,农业人口变成了产业工人。

随着园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土地入股,每亩土地每年可分红100元,目前园区小股东已达到50多个,入股土地近300亩。同时,村党支部还成立了合作社,把涉农资金通过合作社注入到园区,每年给村集体分红5%,村上再分配给贫困户。

“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农民变工人、精准促脱贫”的“天宝模式”,已成为白河县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手段。目前,全县建成4个省级、16个市级、36个县级、18个镇级农业园区,辐射带动6000余户2万余名贫困群众务工就业和发展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贫困山区发展“人往哪里去、土地怎么办、钱从哪里来”三大难题,实现了“农民家庭发展”“农村面貌变化”与“农业产业升级”的“三跨越”。

新闻推荐

陕西安康 合作社参观学习充电忙

本报安康讯(记者王革委)日前,陕西安康新五丰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超带领部分社员赴安康市白河县永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白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