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经济特刊 2017-12-04 09:26 大字

通讯员 刘诗英 朱明富

白河县仓上镇灯塔村,是出了名的山大沟深,阡陌纵横。村域面积11.37平方千米,人口1810人,在册贫困224户。长期以来,靠传统的土地耕作,只能维持基本温饱,村里人大多以出门打工为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改变贫困现状,在县镇领导支持下,村支部积极为在外打拼的能人牵线搭桥,协调水、电、路、土地等各项事宜,并通过政策扶持,为回乡创业能人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投资环境。从2014年开始,先后有6名外出打工人士回家创业,兴办以大棚蔬菜、生猪为特色的经济实体5家,为村域经济发展,实现脱贫增收发挥了“齿轮”带动作用。

今年46岁的秦立新,18岁就辗转南北,四处漂流,后来到山东金矿“淘”金,十几年下来,攒下了200多万资金,用他的话说,这钱存起来吃利息也够了。但一个人富不算富,能在家乡干点事,让乡亲们一起富,心里才踏实。

2015年春,秦立新靠自己在山东寿光学到的反季节时令蔬菜技术,投入近300万资金,在村里流转土地210亩,成立“绿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搞起大棚蔬菜。当年平整土地、建园,雇请灯塔、石关两个村贫困劳力,投工3100个,机械3台。三年来,绿康公司共为当地群众增收达160余万元。去年底,绿康又在经营大棚的同时,走起了循环利用的路子,建能繁猪场1000平方米,养猪500头。淡季销售剩余的蔬菜用来喂猪,猪粪做肥料,实现齐头并进,循环利用。

榜样示范的效应是巨大的。在绿康带动下,绿佳和启航两个种养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相继注册。秦仁贵、李正成、秦仁宝、王文定、李正刚等陆续回来,投入到了家乡发展建设中来。

45岁的秦仁贵,同样是很早就出门,在河南煤矿包工13年。煤窑管严的那几年,改行到西安包建筑,后来又到旬阳开酒店。2016年初,他见“绿康”效益好,而且很有发展前景,就向秦立新虚心请教,投资300万元,从山东请来专业技术指导,建起了11个大棚。

因为有专业师傅指导,舍得花钱购买农家肥,他的大棚菜被学校、超市和其他单位下单订购,供不应求。一茬下来,就收回成本近80万元。眼下,他的“绿佳”公司也在扩大规模,计划1.5亩的大棚达到20个;双层养猪基地建成后存栏1000头,储藏蔬菜、肉类的冷库正在筹建。

大量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许多闲置在家的贫困劳力就有了用武之地。几年来,全村有120多户贫困劳力,分别在5家经济实体实现就近就业,有一技之长的年收入3万多元。这些贫困户中2016年已脱贫51户,2017年有70户取掉“贫困”帽。

新闻推荐

白河的“后搬迁时代”

通讯员李译今年以来,为打赢易地扶贫搬迁首战之役,白河县针对部分安置社区所在地贫困程度深、基础产业薄弱和大部分贫困群众都是靠劳务输出就业这一现状,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一目标...

白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