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五借五还”:西营镇打造产业脱贫“升级版”

经济特刊 2017-11-13 10:40 大字

通讯员 王海波

时值初冬,白河县西营镇柳树村旺秦养殖合作社43户社员,年初从合作社“借仔”领养的仔猪都长成200多斤以上的肥猪了。

11月1日一早,张晓芳、周本兵等2组贫困户,将各自的肥猪送到路边,合作社开车上门,“接回”在农户家长了几个月的肥猪,接受社员的“还猪”,统一宰杀出售。

这种“借仔还猪”是西营镇探索“五借五还”产业脱贫模式的其中一种。周本兵、张晓芳把喂肥的猪卖给合作社,分别拿到2887.5元和2593.5元,还上合作社仔猪款600元,每人净收入2000元。

他们脸上满是笑容:“党和国家政策好,支持我们发展产业致富脱贫,今天我们分别从合作社再领养3只猪仔。”

柳树村是一个以养殖业为主的村子。全村347户1445人,有一般贫困户95户392人。脱贫攻坚启动以来,缺资金、缺技术、猪仔价格贵、疫病防控难,是制约该村养殖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对此,柳树村党支部动员外出创业能人王全军,回乡创办旺秦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镇上指导的“五借五还”产业脱贫模式,推行“借仔还猪”、“借犊还牛”扶贫新模式,即贫困户社员不用交钱,可到合作社领养猪仔,合作社技术员为贫困户养猪提供技术指导、疫病防治、饲料供应等服务,合作社与领养贫困户签订生猪每斤不低于10元的保护价回收合同。

当猪养至200斤左右时,合作社回收加工后统一销售。回收时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以市场价回收,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按保护价回收,这种产业扶贫模式使贫困户不用本钱,降低了养殖风险。据测算,贫困户每领养1头猪仔可获利1500元左右。同时,合作社还吸纳贫困户社员资金入股,每年按照10%分红。优先安排贫困户到养殖场务工增收。

王全军17岁到山东务工,先打工,后包工,15年时间积累了200多万块钱。一次井下塌方差点失去生命,加之看到家乡脱贫攻坚的发展机遇,使其产生了回乡创办养殖合作社的想法。在镇村的支持下,他创办的旺秦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2016年8月投资19.6万元,先后两次购进东北松辽黑母猪65头,当年产仔350多只,出售200多只,实现收入15万多元。

合作社负责人王全军说:“还有东北黑猪仔150多头,准备年底前全部投放到合作社43户社员贫困户中去,让他们每户领养3头,户均实现增收4000元以上。” 至今年10月,合作社存栏黑母猪185头,王全军算了笔账:这185头黑母猪全部进入繁殖旺盛期后,每年可产两窝,每窝按8头计,可年产黑猪仔2500头以上。

王全军养殖的东北松辽黑猪是一种北方瘦肉型黑猪,采取野外放养和集中喂养相结合,具有生长快、肉质好、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瘦肉率高等优点。

王全军养殖东北黑猪的同时,还养了陕南黄牛42头,母牛26头。他说,想同时推行“借犊还牛”,让贫困户认领养殖,等育成大牛后交给合作社,增重部分,合作社以12元每斤的保底价,现金回收统一外销,让加入他合作社的贫困户做无本保赚的生意,带动贫困群众致富脱贫。

贫困户认领前,合作社对牛犊进行称重、拍照,贫困户认领后自行喂养,合作社提供一定流动资金,常年免费提供消毒液、疫苗等药品和技术指导,并办理养殖保险,解决贫困户养殖的所有风险。

柳树村党支部书记潘布清介绍,全村4个组,每组都培育了一样合作社,都是养殖东北黑猪和陕南黄牛。

3组丁波创办的金丰养殖合作社吸纳贫困户社员56户,建成猪圈40间2000余平方米,存栏黑猪350头,年底前出栏200头,预计收入40万元。

4组邓隆华创办的华源养殖合作社,年初投资67万元购进100头牛犊,目前都长到1000斤左右,年底出售每头预计卖1.2万元,预计可收入120万元。

潘布清说,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想法是,支持壮大这4家养殖合作社,推行“借仔还猪”、“借犊还牛”扶贫新模式,让全村95户贫困户,户均养殖黑猪3头,仅此一项年底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西营镇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目前正着手推进“三变”改革,大力推进“借仔还猪”、“借犊还牛”、“借袋还菇”、“借鸡还蛋”、“借苗还虾”这“五借五还”产业脱贫模式,引导更多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新闻推荐

白河有位106岁的老寿星

本报讯(通讯员刘明文/图)在白河县中厂镇顺水村红石河畔,住着一位106岁的老寿星张祥英。她与膝下最小的儿子生活在一起,晚辈们懂事孝顺,一大家人相亲相爱,和睦相处,老人的晚年生活充满着温情和快乐,引来了...

白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