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变”改革带动群众增收 ——一位村支书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

安康日报 2017-11-07 10:08 大字

[摘要]——一位村支书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

通讯员 鲁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白河县茅坪镇田湾村党支部书记,我倍感振奋,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乡村振兴必须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根子还是在产业。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推动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目标。

整合资源,打造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突出整合茶叶资源,村委会组织成立集体企业,将农户撂荒闲置的老茶园逐步进行流转经营,同时整合五峰生态茶园专业合作社新栽植的2500亩茶园,打造高山老茶茶叶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让沉睡的林业资源成为群众增收的有效资产。集中力量整合劳动力资源,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通过广泛召开各类会议,宣讲扶贫政策和脱贫典型事迹,树立正面典型,激发他们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内生动力。

灵活形式,发挥扶贫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搭建“入股分红”平台,引导群众入股。村委会示范带动,引导贫困户将贴息贷款、务工收入等资金入股到田湾生态茶园专业合作社,按10%的比例按时领取固定分红。科学制定产业奖补办法,激励贫困户加入经济组织,从务工和承包产业园上给予贫困户奖补,通过奖补贫困户,提高经济组织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能力。

畅通渠道,推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经过“三变”,群众由过去单一的农民身份演变为社员、股民,而其收入也同步实现了多元和稳定。部分因病、因灾、因学家中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经过会议评议作为扶贫试点收益资金受益对象,加入田湾生态茶园合作社,每年按时领取1000元的固定“分红”。居住在三四组的在家贫困户,组织到村集体茶园参加劳动,领取“薪金”;居住在其他村民小组的在家贫困户,组织与其它经济组织签订《雇佣合同》,获得“薪金”。对于家中有撂荒老茶园的农户,动员其将撂荒茶园流转给村集体企业,领取“租金”。引导鼓励有经营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反向承包合作社已经建好的产业园进行自主管护、经营,获取经营性收入。

截至目前,全村已有50余户贫困户定时领取股金“分红”,200余人领取“薪金”,80余户农户领取“租金”,30多户贫困户转包合作社产业园100多亩,自主经营获得经营性收入。

新闻推荐

让群众成为理论和政策的“明白人” ——白河县探索创新“理论+”宣讲形式

——白河县探索创新“理论+”宣讲形式

白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