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魔芋催生“大魔力”

陕西日报 2017-08-17 07:07 大字

本报记者 吴莎莎 通讯员 刘小虎

盛夏七月,走进白河县宋家镇安乐村农户卫支光的魔芋园区,玉米地、茶园、树林下、小沟边,或间套、或林下,郁郁葱葱、生长旺盛的魔芋煞是喜人。

“从这儿一眼望下去,只要有地的地方就有魔芋。”种植户卫支光介绍说。他发现魔芋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老家的土地、气候条件又适宜魔芋生长,于是2015年返乡在安乐村试种。经过3年的发展,如今卫支光已建成魔芋种植基地1300亩,并成立了林下种植合作社,吸纳103户农户入社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按平均亩产2000公斤计算的话,年底全部开挖产值就能过千万元,是实打实的好项目。”卫支光的底气源自白河的魔芋种植深加工产业链已初步形成,订单式种植,保底价收购,地里长出来的就是“金蛋蛋”。

“我们之前的农业产业基本上就是源头或粗加工产品,产业经济效益低”,白河县农林科技局局长史建强说,“必须要走深加工的路子,延长产业链,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在这个大背景下,一大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位于茅坪镇油坊村的魔芋食品加工厂就是其中之一。

“别看魔芋小,‘魔力\’却很大。魔芋具有生产简单、产业链长的优势,不仅可以直接制成食品,还可以加工成医药、化妆品、农膜、涂料、纺织品等延伸产品,种植前景十分可观。”加工厂负责人——白河县隆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熊隆宝饶有兴致地介绍说,公司近期推出的魔芋素毛肚,自正式投产以来,市场销量持续走红,魔芋豆腐、魔芋粉条、魔芋面条等传统优势产品也取得了较大的市场反响。

良好的市场前景,让魔芋产业蓬勃发展起来。截至目前,白河县已培育市级魔芋园区3个,县级魔芋园区3个,培育5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87户,种植面积已达12090亩,覆盖6个镇,通过合作社带动、园区引领、用工就业等方式,吸纳500余户贫困户实现了产业发展,务工增收,魔芋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

新闻推荐

商洛供电公司推进创建全能型供电所

7月下旬,安康白河县供电公司一行10余人到商洛供电公司丹凤县供电公司参观学习。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结对”帮扶,在公司之间搭建常态、互动交流平台,共同推进五星级供电所创...

白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