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宋人去纳凉
□李天琪
入伏已经多日,天气不断向极端高温迈步,真的是“日轮当午凝不去”。这酷暑里的感受令人想起陆游的《苦热》诗,诗中写道:“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屋顶上的瓦像是成了一条条的火龙似的。即便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仍旧汗珠如雨下。可怜我们没有翅膀,只能如坐在蒸锅里烧煮一样继续忍受而不得逃离。
夏季最盼望的当然是及时雨,大雨至少可以暂时消除暑气,带来丝丝清爽之意。对此,宋朝张耒曾写过一篇作品《初伏大雨呈无咎》。诗的前八句如是说,“初伏炎炎坐汤釜,长安行人汗沾土。谁倾江海作清凉,玄云驾风横白雨。普陀真人甘露手,能使渴乏厌膏乳。且欲当风展簟眠,敢辞避漏移床苦。”在这伏天酷暑里,就如置身于铁釜中似的。忽然而至的倾盆之雨如白珠一般,砸散了暑气。谁还在乎屋子漏不漏?只想迎着凉风好好睡个觉。
除了借助大雨获得些许清凉之外,宋人还有什么消暑纳凉的方式呢?就让我们去宋人的诗中一探究竟吧!
炎炎夏日里,用凉水冰镇瓜果来享用不失为一种消暑纳凉的好方法。李重元的《忆王孙·夏词》有云:“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风吹蒲草猎猎作响,大雨浸润过得荷花香气满溢,品尝着冷水镇出的如冰雪一般凉的瓜果,暑气也在这清凉惬意中渐渐消散了。
不仅如此,在庭院纳凉于宋人来说也是享受的。苏舜钦在《夏意》一诗中写到:“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幽深的院子里,诗人靠卧着清凉的竹席,闲望着帘外明艳的石榴花。虽然烈日当午,但是树荫依然铺了一地。朦胧间好像听得园林深处传来几声流莺鸣啼的清韵?原来在这清幽朦胧的氛围中,诗人已酣睡多时了。炎炎赤日似乎与诗人无关,悠闲自在才是诗人的状态。夏夜里,杨万里也喜欢到庭院之中散步。月华皎洁正当时,竹林婆娑,树丛幽密,无风自生凉意。因此,诗人写了《夏夜追凉》这一名篇:“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回味诗句,颇有“心静自然凉”的味道。
庭院纳凉,悠然自得,而近水亭台、莲池桥畔亦为宋人所追寻。杨万里在《暮热游荷池上(其三)》中写道:“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傍晚时分,暑气依旧。诗人来到荷花池畔期待凉风盈怀。聪明的细草,调皮的西风,灵动的荷花以及悠闲的诗人,满满的都是清爽美妙的感觉。无独有偶,秦观亦颇有同感,他有一首《纳凉》:“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诗人急急地来追寻柳荫纳凉,摆脱这过于燥热的天气。绿柳茵茵的“画桥南畔”是个乘凉的好地方。晚风初定,就在这里倚着太师椅,听着参差而起的笛声,嗅着散溢扑鼻的莲香,怡神闭目。好一幅宁静幽美的纳凉图!
在宋人看来,山林幽寺更是个消暑纳凉的好去处。戴复古在《惠力寺避暑》一诗中这样写道:“万松深处坐,六月午时凉。”杨万里在《宿灵鹫禅寺二首》中也说:“暑中带汗入山中,霜满风篁雪满松。只是山寒清到骨,也无霜雪也无风。”诗人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山林的清凉。梅尧臣也认为山中茂林修竹,清凉静谧,坐落于其中的宁静清幽的古寺更是纳凉的好去处。于是,在《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一诗中,诗人吟道:“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季月烦暑,流金铄石。品读宋人的纳凉诗,跟着他们去纳凉!或者,学学他们亲近莲池桥畔,漫游青山绿水,也是不错的体验!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琛)走进位于白河县仓上镇天宝村的天宝现代农业园区,层层梯田从山下绵延至山顶,宽敞整洁的大棚错落有致地坐落在梯田中,各类蔬菜瓜果正在茁壮成长。该园区现已成为集农业综合开发、观光...
白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