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结合全域旅游战略大力发展特色项目白河:“搬迁+产业+旅游”助推脱贫攻坚

陕西工人报 2017-08-16 10:19 大字

火热的七月,是荷花竞相开放的季节。走进安康市白河县蔓营社区,碧叶亭亭,荷花盛开,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天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观赏。

从十天高速西营出口下高速后7公里,蔓营村的鲜红党旗就进入眼帘,它时刻提醒着“三苦”精神发源地——白河的干部群众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建设起美丽乡村,发展旅游文化。

再向前走,集吃饭、住宿、KTV、游泳于一身的星级农家乐红旗山庄出现在眼前,业主杨武成说:“搬迁到社区后,我一直在外打工。自从听说政府对回乡创业有扶持,我就想着回家乡做点事情。红旗山庄建起后,来蔓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夏天来了,游泳池每天都是满的!”

草莓采摘园业主柯玉坤说:“镇上王书记开始鼓励我创业种草莓,又给我送种植技术的书和光碟,我开始还有点担心,不知道能不能赚钱。现在每年草莓刚熟就被游客采摘一空,还能带动贫困户在我这就业,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

蔓营跑马场、荷塘人家、蔓营垂钓园、养蛇户周晋学的玩蛇表演等特色旅游产业比比皆是,形成了“游诗画西营,观蔓式田园,品富硒美食,感农耕文化”的特色乡村旅游模式。

蔓营村村民们的好日子,是白河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构建以“农家乐”为载体的乡村旅游体系,以产业带动就业,构建“产业+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的缩影。据了解,截至2016年底,白河县共培育各类园区56个(其中,省级园区4个、市级园区16个、县级园区36个)、龙头企业12个、农业合作社96个、家庭农场106个、投资200万元以上的产业大户200余家,带动贫困户9600余户,实现稳定持续增收。

近年来,白河县将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不断完善美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不仅改变了农村“脏、乱、差”面貌,还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在有一定生态、人文资源优势的贫困村,结合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该县采取“搬迁+产业+旅游”的模式,帮扶建设具有山区区域特色的经济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六年间,白河县采取“移民(脱贫)搬迁+产业扶持”的方式,启动建设新型社区35个,累计搬迁群众1.9万户7万人,同步实现农民群众就近就地就业3.5万人。(王琛 李译)

新闻推荐

白河启动干部自主选学专题研修

本报讯(通讯员石磊杨勇)为深入开展基层党员干部大培训行动,进一步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近日,白河县全面启动了2017年县级自主选学专题研修工作。在首期培训班上,市委党校副教授陈菊、安康学院讲师...

白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