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苦”精神发新枝
(上接一版)150多人转为园区的产业工人,技术工人年收入达到5万元左右,产业工人年收入在2至3万元之间。公司建设裴家社区投资4000万,其中1300余万用于支付工人工资,大大增加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目前,“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天宝模式已经在全省推广。能让昔日贫穷落后的村庄一跃成为全省学习的典范,天宝园区确实承载了新时期“三苦”精神的内涵和要义。
拜访兴隆老支书
来到冷水镇兴隆村,记者一行驱车沿着新修的通村水泥路一路上山,走到梁上,再步行下山,走个十来分钟就到了老支书阮大喜的家。
5月初的太阳已是有些晒了。记者去的时候,已是下午四五点钟。听屋后劳作的村民讲,阮支书老两口正在对面坡上收菜籽呢。一阵喊叫后,只见对面山腰一块平地上,两个戴草帽的人影直起腰来,有了回应。
约莫20多分钟后,阮大喜和老伴儿朝记者走来,一身朴素的单衣,虽然有些瘦,但精神头很足,丝毫看不出已是米寿之龄。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包括阮大喜在内的兴隆村前后十一任村支书,带领群众战天斗地,从修田造地到兴桑养蚕,愣是把这一全县自然条件最恶劣的村,建成了“全国文明村”、全市产业强村。兴隆村也被公认为白河县“三苦”精神的发源地。
阮大喜是“三苦”精神砺炼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人,他的一生也堪称传奇。
阮大喜先后两次担任村支书,前后跨度近30年。头一任带领群众修田造地填饱肚子,2000年至2002年,他再度挑起重担,带领群众建水窖修通村路,解决人畜饮水和出行问题。
他从第一任村支书任后,转任县农业局副局长,再主动请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退休后又担任村支书和组长。
阮大喜退休后,每月可领取3000多元退休工资。记者了解到,他没有卸下担子享福,而是依然选择苦干实干。他房前屋后所有的土地都种满了庄稼,近年来还坚持为附近村民选育豌豆良种。他家的房屋是三间土坯房,屋内没什么像样的家具,生活清贫。前两年,一把岁数的他多次到市县奔波争取,修通硬化了通组路,村民为感激他,自发集资7000多元,在到他家的必经之路上为他立起了一块“人民群众公认优秀党员”的石碑。
“‘三苦\’精神实际上也是一种爱国精神,过去白河依靠这种精神克服了困难、填饱了肚子,如今依靠这种精神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效果十分明显。现在成立机构专门挖掘它,对后代来说非常必要,这是我们白河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很实用,应该很好地传承下去。”一个多月前,阮大喜是这样对前来拜访的谢建华一行说的。
一群寻找文化符号的人
在白河采访的第三天上午,记者来到了白河县“三苦”精神教育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里,包括谢建华在内的5名相对固定的兼职人员,分坐两个里间,简朴而干净。另有两名兼职的办公室副主任,因为工作关系,在原单位办公。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18日,白河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三苦”精神教育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4月11日,正式发文。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人大常委会1名副主任,县政协1名副主席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等19个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可谓举全县之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大院内,除了兼任主任的谢建华之外,还有两名兼任的副主任。
记者注意到,在办公室墙上挂着“工作进展情况表”和“工作目标”宣传板,其中有这样的一段:2016年3月成立机构,4月完成《大纲》编写,5至12月搜集整理图片、文字资料及实物收集。2017年1至6月布展施工,7月1日开馆。
“在我们看来,这些上墙的文字更像是一种倒排工期的鞭策,自加压力,催人奋进。”谢建华这样对记者说。“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收集历史资料,走访了解‘三苦\’精神的形成历史。我们深知,对于白河来说,‘三苦\’精神是一种文化符号,我们就是寻找这一文化符号的人。在倍感光荣的同时,也感到压力巨大。为了加大宣传力度,我们刚刚与《安康新闻网》签订了合作建站协议,依托安康本地唯一的新闻门户网站,利用网络传播受众广泛和形式多样的特点,把我们的‘三苦\’精神和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宣传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正在做这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搜集旧物的难度大,就是谢建华所说的压力之一。“很多有意义的实物现在散落在各处。它们的主人既然能有意识地保存,就意味着我们去获取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毕竟是‘夺人所爱\’嘛!只能是靠慢慢说服了。我们力图多多收集这些实物,再通过走访了解,还原修田造地的历史场景,挖掘当时的感人细节,再以适当的手法表现出来,才能以历史的形式,出现在纪念馆里。”兼任副主任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阮郁这样给记者解释。
像阮大喜这样的顾问,基地建设办公室准备聘请16位。这些人都是对“三苦”精神有深刻理解的老党员,熟知这段历史,并能对“三苦”精神挖掘和后期布展提出意见建议的人。
“对子孙后代的教育要震撼,能够影响几代白河人。”是县委领导对“三苦”精神教育基地的总体要求。而如何以更接地气的表现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则是基地建设办公室全体人员正在苦苦思索的问题。
而如今,对“天宝村变身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这一新时期白河“三苦”精神的一种最佳诠释,无疑将承载全县上下的深切期望。谢建华告诉记者,“过去是人工肩挑背扛,修田造地打水窖,现在是以大投入、机械化,以工业园区思维打造现代农业的孵化园,天宝一直是这样走的。生产方式变了,但不变的是对‘三苦\’精神的弘扬和传承。更难得的是,兴达公司带动全镇100多户种养大户致富,全县1000多名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建设家乡。在当今的物质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大力弘扬。”
“上次拜访阮大喜的时候,从他那里找了一些上世纪七十年代修田造地的农具准备放到展馆里,里面还包括他自己改造的几把锄头,结果阮支书念念不忘,生怕我们弄丢了。昨天还在问我呢!我说,您老放心,在我们这里,是让子孙后代都能看到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三苦\’精神纪念馆建设好,才能不辱使命!”谢建华说着,拿出最近收集的厚厚一沓资料给记者看,其中一本书里收录着上世纪90年代人民日报3名记者撰写的白河修田造地的文章《金碗记》,开头一段写着:白河以穷闻名,是国家级贫困县。不甘贫困,奋起抗争,换了天地,变了容颜,又使其蜚声海内。
这样的转变是一个奇迹,而在当前“三苦”精神的挖掘、弘扬和传承中,我们也期待这样的奇迹。
新闻推荐
何益新目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开展,这次学习教育是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要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好学习教育活动,就要分门别类制定好学习计划,才...
白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