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苦”精神发新枝 ——来自白河“三苦”精神教育基地的报道

安康日报 2016-06-14 23:20 大字

[摘要]——来自白河“三苦”精神教育基地的报道

本报记者 陈俊 肖兵 通讯员 纪昌鑫

说起白河县,就绕不开“三苦”精神。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它深刻地影响着白河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引发了白河城乡的巨变。

如今,说起“三苦”,就绕不开天宝现代农业园区。仓上镇天宝村这一位于后高山地区昔日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因园区建设,一跃成为白河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三苦”精神教育基地。

在园区的中心位置,由白河县“三苦”精神教育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基地建设办公室)筹备,白河县兴达公司投资兴建的一座“三苦精神”纪念馆已初具规模,将“三苦”精神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加以传承。

在基地建设办公室看来,确定建设“三苦精神”纪念馆,并将其建在天宝现代农业园区,是一种必然——不是因为过去的苦,而是因为现在的甜。

夜宿天宝农业园

5月9日23时许,夜笼罩着大地,漫天繁星,四周一片寂静。这是天宝农业园区的普通一夜。

“巨额投资都不能完全表达兴达公司建园区的付出,我觉得应该是‘义无反顾\’!你说,刘和兴他们3人这辈子都不可能收回成本了,但仍然往里投钱。你说让人感不感动?”在天宝园区宿办楼的标准间客房里,基地建设办公室主任、县人大常委会环资委主任谢建华对记者感慨。

听完介绍久久不能平静。

凌晨5点多,同住的宣传部随行同志被谢建华叫醒,他们要趁着大好天色拍一些可用作日后宣传的视频照片。

山里人醒得早,屋外村民的劳作之声陆续传入耳边。起床一看,宿办楼旁边的空地上有工人在平整场地。问过之后才知道,兴达公司准备在这里建设一个文化休闲小广场,健身器材都已经买好准备安装了。

离宿办楼不远,正处于整个园区的中心位置,气势恢宏的一座仿古建筑就是正在建设的“三苦精神”纪念馆,在朝阳的雾气中斜对着山间云海,整个园区一览无遗。

兴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和兴告诉记者,展馆投资500多万元,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于2014年8月动工,去年8月份主体落成。目前正在准备前期布展规划工作,预计明年建党节正式对外开放。

正如谢建华和他的同仁习惯称自己的机构为“三苦”精神研究办公室一样,他们认为,在天宝园区筹建纪念馆,正是研究以“三苦精神”打造而成“天宝样本”的绝好载体,兴达公司改造山乡,建成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壮举,符合县委、县政府“建设‘三苦\’精神教育基地,对于弘扬历史文化,凝聚思想共识,汇聚精神力量”的现实需要和深远意义。

“在仓上镇天宝村这个全县最偏远、贫穷的山村,兴达公司持续投资上亿元建设家乡,克服重重困难,不计回报,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这种桑梓情怀、奉献精神、吃苦作风就是新时期‘三苦\’精神的体现。”谢建华说,“三苦”精神不是一直苦下去,现在白河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新时期是要带领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在这一点上,天宝园区确实有足够的实力可以佐证。2010年8月,兴达公司董事刘和兴、李自言、李自有3人,抱着回报家乡的初衷,投资建设天宝园区,将天宝村160余户群众迁至山下的裴家社区,流转土地6000余亩、整理土地1000余亩建设农业园区,村上有200多名村民转为兴达公司的技术工人,(下转四版)

新闻推荐

白河打造首个返乡人员创业孵化园

本报讯(通讯员黄云慧)近日,白河县引进民间资本,打造首个返乡人员创业孵化园,大力支持和鼓励雁归人员带技术、信息、项目、资金返乡创业就业,成为继白河县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两河工业园区、仓上民生创业...

白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