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藏乡变成金山银窝 ——记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地环科科长古云勇
人物名片
古云勇,出生于1975年8月。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由于表现突出,先后荣获2004年度“先进工作者”、2009年度“工会积极分子”、2010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3年度“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我是2015年8月25日到腊月山三村的。”古云勇至今仍清楚记得自己第一天驻村的日子。坐着手扶拖拉机,沿险象环生的盘山路颠簸了两个多小时到达村子后,作为省国土资源厅地环总站地质灾害防治高级工程师,见惯了恶劣环境的古云勇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位于小金县和丹巴县之间的腊月山三村是藏族村,坐落在高山之上。村子海拔最高处达3300米,最低海拔也有2800米,不仅山高沟深,由于时值雨季,还有多处滑坡。全村共47户中,就有16户贫困户,“第一感觉就是担心,我究竟有没有能力改变这样的穷乡僻壤?”
进村后,古云勇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大家轮流向他献上洁白的哈达,敬上香醇的青稞酒。村民们的热情期盼,让古云勇感到肩上的担子格外沉重。走访调研中,语言不通是古云勇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村民们交流都是用藏语,特别是老年人根本听不懂汉语。因为这,他还闹过不少笑话。
而交通不便更让古云勇感触颇深。腊月山三村村民居住极其分散,从一户到另一户,最远要走上2个多小时山路。古云勇经常揣上面包或方便面等干粮在路上充饥。尽管邻近313国道,但村里山高路陡,唯一的出村道路是一条崎岖不平的盘山路,进出极为不便,90%以上的村民都想搬到河谷地带。
一番调查下来,古云勇确定当务之急,就是修路。经过多方奔走,古云勇协调到了资金。2016年,腊月山三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修路工程。同时进行的,还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几番艰苦努力后,腊月山三村旧貌换新颜。说起变化,古云勇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村里进行了“五改三建”,村民房屋外墙全部粉刷一新。厨房改灶,一律贴上瓷砖,整洁卫生。如今,一条4米宽的水泥路已经通达全村,家家门前还修建了入户路。村道两旁,安装了路灯,“1+6”多功能活动中心也已投入使用。“原来回一趟成都很麻烦,从村上要坐2个多小时拖拉机到313国道,再换乘长途大巴,前后要折腾9个多小时。”古云勇说,村里路修好了,加上卧龙隧道的开通,时间大大缩短,到成都只需6个小时。
基础设施改善了,谷云勇开始琢磨在村里发展集体经济。“目前,我们已经开始了藏香猪养殖,还种植了中药材、大樱桃”,他说,之前由于网络不通,村里无法上网,电话信号也时好时坏,“3月份,联通公司到村里勘察,准备建基站,今后无论上网还是打电话都没有问题了”。
驻村近两年来,谷云勇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村里人。下乡时,他常在贫困户家中搭伙,总是自己买来肉菜,招呼大家一起吃,还帮忙干活。修路时,他带着被褥和村民们同吃同住;为劝贫困户兰正清发展林下养鸡,谷云勇三顾茅庐,提供了从技术到销售一条龙服务。今年春节期间,谷云勇帮兰正清卖了60余只鸡,让他挣了6000多元。如今,他不仅能顺畅地和村民交流,还会说几句简单的藏语,村民们都把他当做了自己人。
2016年底,腊月山三村全面完成村摘帽、户脱贫的既定目标,目前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今年8月,谷云勇挂职期满,就要离开腊月山三村了,但他说,不管离开多久,他都是村里一份子,“我会一直关注村子发展,为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贡献绵薄之力。”本报记者 王旭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2月17日,市交警三大队民警利用午休时间开展酒驾整治行动,形成严查严处酒驾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此次行动,该大队共出动警力20余人次、设置卡点3个,查处酒驾违法行为2起、无证2起、超员5起。17...
小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小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