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单亲妈妈”养猪致富记

阿坝日报 2017-03-08 10:24 大字

■桑木周实习记者邹阳记者王和斌

40岁出头,个儿不高,笑起来有些腼腆,她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经历了两次不幸的婚姻,独自带着三个儿女,她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靠勤劳的双手养猪致富,她是脱贫路上的女能人。她就是壤塘县蒲西乡大伊里村四组的“单亲妈妈”刘琼。

“刚离婚那几年,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一个人带着三个娃娃,忙完家务又忙农活,辛苦但又挣不到钱,日子过得很艰难。”仅一家四口的日常开销就让原本捉襟见肘的家雪上加霜。家人、好友百般劝其让子女退学,但刘琼依然坚持供子女继续上学,“再苦也不能苦了娃娃,不能让他们这一代也像我们那样贫穷。”小时候因家庭贫困只上了三年学的她,内心藏着一个求学的梦想。

“我发现,当地人吃的新鲜猪肉基本上都由外地人供应,而且每次都一抢而空。那我们自己为啥不能养猪呢?”2011年,离婚一年后,刘琼没有被艰难的生活打垮,而是一心想着挣钱供孩子们上学。说干就干。她东拼西凑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钱,买了8头猪崽,开启了她的养猪之路。

“刚开始养猪,我很兴奋,心头一直揣着希望,一门心思盼着小猪快快长大。可是,没过多久,因为没有经验,也不懂养殖技术,

家里的小猪死了两头。当时,我好心疼。才知道养猪不是那么容易的。幸运的是,其余6头小猪都长大出栏了。”卖完猪,刘琼怀揣着血汗钱回到家,抱着三个孩子痛哭了一场。

靠着刘琼的吃苦耐劳,家里的日子渐渐好起来。“单亲妈妈”养猪致富的故事在当地流传开来。壤塘县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扶。“县上让我参加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和创业就业指导培训。我学到不少实用技术,掌握了一些就业技能。”刘琼说,乡上和村里给她安排了公益性岗位的工作,在当地学校打零工,每个月还有固定的收入。

壤塘县红十字会得知“单亲妈妈”勤劳致富的故事后,对其进行了资助。刘琼的大儿子获得4000元的助学金;女儿每年2000元,5年共计10000元的助学金。“这些助学金,帮我们一家渡过了难关,也圆了孩子们的上学梦。”目前,她的女儿在小金县加入了西部志愿者行列,大儿子也准备参加就业考试。

靠个人勤劳养猪只是“小打小闹”,刘琼心生扩大养殖规模的念头,但又因资金缺乏、不懂技术未能实施。2013年,壤塘县妇联在得知她有创业愿望后,积极主动帮助她找到创业方向,对其进行创业指导,并成功为其申请了妇女创业就业财政贴息小额贷款5万元,帮助她建起了养猪场。刘琼成为该县第一个妇女养猪示范户。

“国家无息贷款为我解决了资金难题。我把猪圈进行了修整扩建,第一年就买了16头猪崽。县里还派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我养殖,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他们请教。当年就实现了利润3.9万元。”刘琼说,几年来,她累计养猪60余头,累计收入16万余元。

“做梦都没想过我还能建起自己的养猪场。感谢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帮扶,我们一家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年,我还准备对养猪场进行扩建,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拖后腿。”刘琼满怀信心地勾画着未来。资金问题解决了,技术难题攻破了,她的养猪场规模不断扩大,勤劳致富增加了她的自信,让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新闻推荐

喜迎藏历新年

日前,小金县各地农牧民群众忙着打扫卫生、挂大红灯笼、缝制新衣服、购买年货……欢欢喜喜迎接藏历新年的到来。余玲摄影报道

小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小金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