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管护难问题如何破解
今年州“两会”上,代表建议,加大农村公路日常资金投入,形成农村公路长效养护机制
■实习记者邹阳记者杨骁
农村道路建设一直是制约高半山群众致富增收的瓶颈。刚刚落幕的州“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阿坝州建成公里农村公路和生产性道路,并投入使用。
近年来,阿坝州以改善民生出行条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在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行路难、运输难“三大难”问题的同时,极大地带动了乡村农旅产业快速发展,为阿坝州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村公路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给农牧民群众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但绝大部分乡镇和行政村难以落实管养人员,通村公路大都处于“失管失养”状态。
道路通则百业兴,农路通则农村兴。今年“两会”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民生话题。来自小金县的州人大代表孙家万,作为一名公路局的挖掘机操作手,他也是一名工作在一线的道路养护工人。
“做得多,见得就多。”孙家万在工作中发现,小金县很多农村公路由于积水清理不及时导致道路堡坎受损,乡上组织的养护工人很少去路上进行养护工作。
“对于阿坝州贫困地区来说,公路的养护尤为重要。农村公路由于缺乏常态化的管理,排水沟容易被枯枝落叶阻塞,造成排水不畅,长时间浸泡容易造成路基下沉。”孙家万说,随着公路养护成本增加,“事多、钱少”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村公路如果只建设不管养,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
“每一公里的建设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是至万元,而阿坝州的养护经费主要用于主干道养护,乡道和村道养护经费匮乏,也没有固定的养护人员,仅靠沿线的村民简单维护。”
孙家万在调研中发现,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差、原材料匮乏等原因,政府在配套资金方面的压力很大。
针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孙家万建议,要加大农村公路日常的资金投入,提高乡村养护主体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探索农村公路长期养护与季节养护相结合的管养模式,形成农村公路的长效养护机制。
“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督导,确保乡村两级公路养护工作的开展。”孙家万认为,除了要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农村公路养护模式,探索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管理体系,逐级建立专门的养护管理机构,相关部门也要将督促各乡镇和村将农村公路管理列入日常工作范畴。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琴璐余玲)“住好房不忘党恩,迁新居感谢政府”、“帮扶温暖万人心,扶贫恩惠千家户”,一幅幅崭新的对联散发着浓浓的年味。去年月日,小金县沃日乡党委、政府及驻村工作组一行冒着严寒把春联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