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苹果”成就“大产业”——小金县沃日乡木兰村苹果产业发展侧记
■记者夏姆秦远俊
一棵只结80个苹果的树和一棵硕果累累的苹果树到底哪个的经济效益更高?在小金木兰村村民会告诉你是一棵结80个苹果的树。
对于这种颠覆传统的回答,记者带着疑问走进木兰村一探究竟。
走近今天的木兰村,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犹如现代都市的别墅,室内室外干净整洁、幸福和谐;田边的沟渠绵延至田间地头,就像一条条“毛细血管”贯通了木兰村的广袤大地。
种苹果在木兰村有很久的历史,除了种植苹果的最初几年,很长一段时间内因村民整体种植能力较差、技术匮乏,村内普遍苹果产量较低,效益低下。
过去苹果还是很好卖,但近年来由于受病虫害入侵、树木老化,价格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村子里苹果失去了昔日“辉煌”。村支部书记马全有对记者说,看到这一情形,为了重振这一富农产业,切实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小金县农业局邀请了四川省农科院教授对木兰村苹果进行实地查看研究。
“我们村和大多数村一样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艰难选择。不知该从哪里着手,这是每个村民心中的疑虑。专家和县上相关工作人员帮我们实地查看,研究后建议我们给老果园升级。”村支部书记马全有告诉记者,在村“两委”一致决定后,以4000元一亩通过土地流转60亩,修建苹果基地。”
说干就干,铺设水泥桩、拉铁丝、栽苗木、绑竹竿……在木兰村60亩连片金冠养殖合作社里,两米高的新品种苹果树栽得一棵挨一棵,行间距却有三米,一排排整齐的水泥柱上拉着铁丝,果农将把一棵棵苗木绑在竹竿上,株与株之间密集,行和行之间宽阔。村民们背着背篓,穿行在“绿浪”之中,娴熟地作业,好一幅“田园美景图”。
“一棵树80个果,保守估计4到6元一斤,以前的老苹果4毛一斤都算是卖到好价钱了。”村委会主任蒲素全告诉记者,现在种的苹果具有成花结果早、通风透光好、劳动强度低、管理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与普通苹果相比,省地、节水、节肥,在专家的帮助下,大家对种苹果充满信心。
“我们家3亩多的老果园,每年收入也就一万余元,后来在县上和村里的帮助下,老果园全部更新,提质增效,每年至少都有2.5万元收入。村里的贫困户朱学波告诉记者,现在还可以在合作社里打工,做些除草、灌溉的活,每天有80元的收入。
“不仅卖新鲜苹果,我们还准备延伸产业链条,准备将自己的苹果作深加工成苹果干,苹果干易储存、口感好,深受外地人的喜爱。
进村道路铺满渣土,坑坑洼洼;村民房屋年久失修,进风漏雨;田地里种的不是玉米就是土豆……这是以前的木兰村。如今,这里拥有全县最大的苹果基地、最大的优质葡萄种植基地、最大生态猪养殖基地,村子里不仅有了水泥路还安置了路灯。村子美了,百姓富了,村民们的日子像蜜一样甜。
新闻推荐
石溪路新桥乡段扬尘十分严重。代市镇平安村S304省道一垃圾池垃圾未及时清运。4月28日,本报暗访组在前锋区暗访时发现,石溪路新桥乡路段道路破烂不堪,积尘严重,车辆经过时,灰尘弥漫;代市镇平安村S304省...
小金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小金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