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惠民让汶川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汶川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纪实
■史付莉 记者 杨佳
卫生健康事业关乎民生福祉,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一直以来,汶川县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将大健康融入治县理政全过程,聚焦民生关切,围绕“健康汶川”建设,实施了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举措,提高患者救治能力和水平,增强健康服务能力,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十三五”期间,汶川县在大健康事业中累计投入29.0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8.6%,发展健康经济、营造健康环境、培育健康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和优化健康服务“五大健康”基石不断拓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深化医改织牢医疗健康服务网
“我们利用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充分发挥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作用,保障城乡居民近距离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汶川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杨刚说道,通过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技术合作,加速推进了与华西口腔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在县人民医院口腔疑难病症已可以进行远程会诊。随着眼科5G远程会诊上线等先进医疗系统的运用,阿坝州区域医疗分中心雏形初现。
映秀镇黄家院村卫生室,通过标准化建设,药品整齐排列,基础医疗设备配置齐全,药物登记管理规范,制度上墙,当地老百姓不出村就能看病。“目前,全面开展县级医院、乡镇卫生机构和村卫生机构达标建设,焕然一新的村卫生室能为村民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从2005年就从事村医工作的苟文霞见证了村级医疗条件的改变。按照相关要求,全县9镇卫生院均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了一名合格村医,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建设全达标。
汶川县紧紧围绕全县医改总体目标,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抓好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监管等改革工作,以阿坝州区域医疗分中心建设和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乙”、县中医医院顺利完成“二甲”复评审、妇计中心顺利完成“二乙”复评审,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构建1小时医疗服务圈,定期开展巡回医疗,疑难杂症远程会诊和远程教学,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相继推出了“1+N”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212+N”医共体建设等,切实完善了三级医疗健康服务网络。
主动作为建起全民健康防护罩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迈向全面小康的进程中,疾病与贫困一样,都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可回避的“路障”。健康不仅仅是治病,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汶川县在全民健康创建过程中,把“创造迈向全民健康”的目标贯穿始终,推动主动医疗向主动健康转变。
为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从2012年开始,汶川县每两年为居民开展免费体检。全县各级医院还不定期开展送医下乡服务,家庭医生上门开展常规医疗服务。映秀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生杨富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上常用药、便携医疗器械、常见疾病和慢性病预防治疗等宣传资料为签约家庭进行医疗及宣传。
早在2012年,汶川县成功创建全国慢病防控示范区,建立主动医疗中心,率先在全国实行全民健康免费体检和全员慢病管理,成功创建全国慢病防控示范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专业的医疗服务,“1小时医疗服务圈”全面形成。
“通过健康体检,能及时、尽早地发现疾病,尤其是慢性病,让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汶川县卫计局副局长黎聿明告诉记者,该县探索建立了“5321”慢病管理服务模式,通过主动“找病人”和把找出来的病“管起来”的主动健康服务模式,初步实现“传统医疗”“移动医疗”“主动医疗”“主动健康”四连跳,基本实现从治疗转向预防、从医疗转向健康、从点的服务转向连续性服务、把保险保障融进健康和医疗服务,使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协管和卫生应急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健康扶贫大格局下,一项项医疗惠民便民措施落地开花,传递出暖暖的民生温度,不断提升汶川人民的幸福指数。
新闻推荐
12月2日,在汶川县灞州镇布兰村,农技服务队在田间为果农讲解果树冬季修剪实用技术。近期以来,汶川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以...
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汶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