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地震遗址公园

资阳日报 2019-08-07 07:53 大字

天心群雕局部(资料图片)。□胡家文

在天心群雕前,我流泪了。

天心群雕位于彭州市白鹿镇下书院遗址公园内,由主雕“天心”和群雕“地震逃生”组成,依托原白鹿九年制义务学校教学楼而塑,以师生为人物原型,真实再现了汶川大地震当天的危急场景。下书院遗址公园在震后被列入为地震遗址公园,由原白鹿九年制义务学校改建而成。设立了最牛教学楼、“天心”群雕、地震科普馆、地震体验馆、抗震训练馆。

初夏的阳光灿烂而不猛烈,我与几位友人拖家带口小游白鹿镇。我们特意将孩子们带到下书院遗址公园,参观天心群雕与最牛教学楼,希望安全意识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悄然播种。看着眼前复制的逃生场景,我耳旁仿佛听到了师生们在地动山摇中,拼命奔逃时惊恐的尖叫声与无助的哭喊声,仿佛看到了灾难面前师生们相扶相助的那一幕……一时间,止不住泪流满面。

绕过天心群雕,靠山的教学楼就是“最牛教学楼”。现场资料显示:汶川大地震时,地震断裂带刚好从学校两座紧邻的教学楼之间通过,靠山的小学部教学楼被巨大的地震波瞬间抬高近3米又回落1米,上下颠簸好几次依然挺立,而且楼体仅轻微受损,楼内几百名师生得以平安撤离。与该教学楼仅距10来米、同年进行加固的初中部教学楼严重受损而未倒塌,几百名师生也得以成功逃生。小学部这座教学楼,因此被网友们称为汶川大地震“最牛教学楼”。

“最牛教学楼”前,孩子们安静地听着解说。看着眼前朝气蓬勃的生命,我想起了汶川大地震后被网友们热赞的“史上最牛校长”。地震发生后,位于极重灾区的绵阳市安县桑枣镇的桑枣中学,学校的八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和全部摇摇欲坠。全校2200多名11岁至15岁学生、上百名老师,按照平时训练的疏散秩序和方式,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人伤亡。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因平常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而被网民们誉为“史上最牛校长”。

桑枣中学大部分教学楼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最初建筑标准低,师生们能在此次地震中安然无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叶志平自1997年以来想方设法狠抓对问题教学楼的改造加固工作,得益于自2005年以来每学期都要组织师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演练时规定好每个班固定的疏散路线、疏散位置、怎么疏散,得益于每周二各班级进行安全知识授课。

天灾面前人类无比渺小,在“5·12”大地震中,白鹿镇九年义务学校的1046名师生、桑枣中学2300多名师生全部安全逃生,何其幸运!幸运之神眷顾的背后,是学校建设者的责任心与良知,以及学校对生命安全负责的忧患意识和平时对防灾工作的重视。

如果,白鹿九年义务学校教学楼的建设者从设计到建造,没有奉行“生命高于一切”,教学楼在强烈的地震波中会出现怎样的结果?1046名师生的命运又将如何?

如果,叶志平校长没有“教学楼不结实早晚要出事”的安全理念,没有对有安全隐患的教学楼进行加固维护工作,地震出现时师生们的命运会是怎样?

叶志平校长坚持的对学生定期开展疏散演练,在地震前被很多人认为是“不务正业”,如果没有坚持下来,2300多名师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命运又会是怎样?

汶川大地震带给人们的是不愿触及的悲痛,人们在灾难中坚强,在灾难中吸取教训。地震后,从中央到地方,更加注重防灾减灾工作。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以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以及应急指挥和救援能力。另外,震后重建,建筑质量和抗震水平标准都得到关注与提高。

2013年4月20日的7.0级“雅安芦山地震”中,因大部分房屋都是汶川大地震后修建,抗震标准为8.0级,房屋倒塌不多,给了人们更多逃生的机会;人们防震减灾知识的提高与意识的提升,以及社会应急救援机制的不断完善,使此次地震中的应急疏散、自救和震后的应急救援、受灾群众的安置等都比汶川大地震的情况更成熟有序,地震带来的伤害程度相对小了很多。

走出原白鹿镇九年义务学校,回到下书院遗址公园的古木林,几十株参天古木迎风轻摆,仿佛在细说白鹿镇近百年来的历史与变迁。离汶川大地震已过去11年,眼前这龙门山深处的白鹿镇一派安宁祥和。我们来到离原址3公里处重新修建的白鹿小学,只见法式建筑的校园宁静美丽。一位老师说,地震后,为引导学生能科学、及时、有效地处理实际生活中的各类安全问题,白鹿小学新增了《生命生活与安全》课,传授包括地震、火灾、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每年学校会组织一次防震救灾的应急疏散演练,每周一升旗仪式后进行应急疏散训练,提高孩子们的应急意识。

“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愿汶川大地震后,叶志平校长这句让人热泪盈眶的话,能一直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

新闻推荐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 在武都马街小学举行爱心捐赠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张建林)8月1日,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刘涛带领总行支部微党建联学实践活动一行19人在中国建设银...

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汶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