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意:伞花绽放保安澜

今日宣州 2019-08-02 00:46 大字

朱婷

“跃出机门,伞花绽放,从空中俯瞰祖国的壮美山河,也会因自己参与守护而感到自豪!"今年36岁的退伍军人艾德意略显激动地说道。

艾德意,于2001年17岁高中毕业那年,入伍成为一名空降兵。2018年转业回宣城,现任文昌镇武装部人武专干。服役期间,他先后获得空军士官优秀人才奖1次、个人三等功1次、优秀共产党员1次、军事训练标兵1次等众多荣誉。

从军十余载,艾德意先后参与了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外联演联训等重大军事任务,训练足迹遍布西南热带雨林、东南沿海、高原沙漠戈壁,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部队。

从千米高空跳下,空降兵离开飞机到伞打开需要三四秒钟,开伞到落地需要2分钟左右。这短短两分多钟的背后,是异常严苛的训练,离机、操纵、着陆……这些要在地面练上千万遍。

“我们部队将伞降训练的苦概括为‘三肿三消,方上云霄’,在地面训练伞降动作每天要重复几百次,形成肌肉记忆。"艾德意回忆道。为了跳上蓝天,艾德意在训练中不断摸爬滚打,挑战极限,在入伍3个月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完美首跳。从地面到蓝天,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空降兵战士。

一次跳伞训练中,艾德意在即将到达地面时,为了避开障碍物,他的脚踝、腓骨不慎骨折。艾德意却二话没说,硬是忍着疼痛,负重40多斤,穿越数公里,按时把伞背回了集合点。

只有地面苦练,空中才能精跳。空降部队的官兵每一个都是伤痕累累,尤其是腰部、腿部。“如果有战友受伤,吃饭、上厕所都是其他战友背着去,我们大家都是相互间的‘拐杖’"。艾德意说道。“退伍的时候,我们一大帮男人抱在一起哭成泪人,有太多的不舍,他们是我一起扛过枪、吃过苦的战友,都是我的好兄弟!"

新闻推荐

历史学者段渝做客名人大讲堂穿越“谜”雾讲“大禹” 走近“被怀疑最深”的古史

历史学者段渝做客名人大讲堂历史学者段渝对“大禹”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可谓千古流...

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川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