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心中播下法治种子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冲突吗?”老师刘静在黑板上写下“冲突”两个字后提问。“我觉得冲突是经常发生的,大部分是无意的。”一个孩子回答道。“我周末看见街上有人因为堵车而发生争执,这个应该算是冲突。”另一个孩子补充道。听完孩子们的答案,刘静播放了一段动画视频,让他们直观理解什么是冲突。
这是15日上午,汶川县第一小学四年级五班的一堂特别课程。提问、引导、解释、案例教学……这就是汶川县第一小学“新雨计划”的课程模式,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运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最终实现普法教育。
14+1的“新雨团队”
“新雨计划”本是深圳福田区推出的一项青少年普法创新项目。2017年5月,汶川县司法局、县教育局组织7名中小学老师和5名律师前往深圳“取经”引入“新雨计划”,结合汶川实际提出了将“教师变律师”的全新模式。随后,汶川县第一小学在全校发布“招募”信息,招募志愿者教师加入“新雨团队”。“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法律并不是我的专业,但我认为传播法律知识,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法律的种子,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去完成的使命。”刘静告诉记者。
最终,有14名志愿者教师加入汶川县第一小学“新雨团队“。除了教师,这个团队还吸纳了1名专职律师。该校德育处主任王娅说,律师的作用不可替代,能让志愿者教师获得更专业的法律知识,同时也可以为课程设置提出宝贵意见。
走向乡村的“新雨计划”
记者了解到,目前“新雨计划”已在汶川县第一小学进行“基础课程”以及“反欺凌”课程的授课。14名志愿者教师分为4个小组,采用“定时间,定人员,定班级,细化内容,分组教学”的形式施教。
黄娅是该校一名学生的家长,她表示,学校采用全新的法治教育模式,让孩子们有很高的接受度,这种法治教育理念值得推广。“新雨计划”实施以来,打破了地区界限和行业界限,提高了普法的实效性。目前,汶川县“新雨计划”已经逐步走向乡村小学,让更多的青少年在这种全新的普法理念中获益。 本报记者王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边钰记者肖姗姗)5月19日,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十年成长汇报会在成都举行。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卿静文、薛枭、佘友富、...
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