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正确避险自救 州民中在地震演练中不断总结改进

西昌都市报 2018-05-17 12:04 大字

学生们有序地集中在操场上。

文/图本报记者江滢

当刺耳的警报声一响起,各班老师立即组织学生们用双手护住头,快速躲避到课桌或墙角等安全三角区。几秒钟“强震”后,全校师生按照既定逃生路线和疏散顺序,在现场安全疏导员的指挥下,快速有效撤离到学校操场。整个演练用时不到4分钟。这是5月15日下午,凉山州民族中学高中部在校园开展的“防震减灾自救演练”。通过模拟地震演练,让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集中地点、逃生方式和路线,增强安全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增强避险自救意识

长鸣生命安全警钟

5月15日,凉山州民族中学高中部成功地开展了一场“防震减灾自救演练”,该校学生和老师都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避险自救的知识。

凉山州民族中学副校长周建宁告诉记者,开展防震减灾自救演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急逃生自救能力,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今天演练有3200余名学生参加,用时不到4分钟。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地震演练,‘5·12’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的伤害太大了,也留下了太多难以抹去的惨痛记忆。加上我们西昌所在位置就在地震带上,所以,抗震、自救对于我们学生来讲显得尤为更加重要。”

周建宁表示,事实上,生活就是教育,安全教育就是生命教育的升华,加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力度,是现实迫切的需要。“从学生踏进校园那一刻起,老师就有责任把‘生命是至高无上\’的观念告诉学生,让学生懂得生命的重要,从而敬畏生命,爱护生命。开展防震减灾自救演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应急自救能力,还能够从中发现在应急自救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实事求是,对症下药,给以改进与提高。也就是说,一次应急自救演练,实则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一次经验的积累,只有常抓不懈,才能日益完善,从而满足学生遇到意外或突发事件时所需。”

地震来临不慌张

牢记逃生正确方式

那么地震发生时,该如何自救呢?对此,周建宁介绍,学校对此做了详细的相关应急预案。

当地震突然发生时,师生听到警报信号后,应立即停止上课,关闭办公室、教室所有用电设备,并随手关门。老师马上到达指定岗位,组织学生迅速撤离教学楼。

撤离过程必须注意安全,学生要听从各楼层负责老师的指挥,动作迅速而不慌乱,所有人应该排成两路纵队,有秩序地前进,不能争先恐后、相互推搡、慌乱奔跑。下楼梯时应为快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转移到指定位置。如果有同学跌倒,要尽快扶起来,迅速撤离。

负责指挥的老师疏散完所在年级的学生后,跟随所在年级的学生立即撤离,路上如有学生摔倒或受伤,要马上把他们抬到指定的集合地点,各岗位的教师则迅速按指定地点集合。

此外,集合地点尽量选择在操场上。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要立即原地蹲下,用双手护住头部。集合时每班排三列纵队,学生全体坐下,保持安静,班主任在队伍前面,课任教师在队伍后面。班主任和课任教师迅速清点人数,统计完各年级各班人数及教师人数后,报告校长。

同时,强烈地震发生时,一般特征是伴有隆隆声、地光及地面抖动、桌子抖动。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有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此时要教育学生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恐惧慌乱,更不要无目乱跑。处于教学楼内的师生立即停止教学活动,告诉学生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保护头部和眼睛,并指挥学生将身体尽量缩成一团,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课桌下。

在室内躲避也需要学会科学正确的姿势。将一只胳膊弯曲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抱头、闭眼,在宿舍的学生可拿枕头或被子等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在操场上的师生应该到空旷场地或疏散区去躲避,就地不动蹲下,用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如围墙、电线杆等)。

新闻推荐

防震减灾科普系列 65 国家“防灾减灾日”的由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

汶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汶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