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全社会 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泸州市出台《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市减灾委工作人员向市民宣传减灾防灾知识5月7日,“泸州市2018年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报恩塔广场举行泸州市减灾委部分成员参观防灾减灾知识展板
前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带给大家的不仅是伤痛,还有警醒。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泸州市为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之一,如何预防灾难,减少灾难带来的伤痛和损失,已经成为关乎泸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日前,泸州市出台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为全面提升泸州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起到纲领性指导作用。
◎ 川江都市报记者周菁/文
市民政局/图
关键词 : 规划目标 到 2020年,防灾减灾救灾实力明显增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逐步完善,预警水平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健全政策体系更加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物资储备更加充分,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不断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技能和意识明显增强,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显降低,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得到更大发挥。
《意见》指出,要完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
关键词 : 完善机制
要将防灾减灾救灾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以及水利、地质、地震等防灾减灾救灾专项规划编制,把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市政规划,增加避难场所数量,增强公园、绿地、广场、学校、体育场( 馆) 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避难功能,再合理布局一批具备应急避险、临时安置、应急指挥和救援功能的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以满足市民的避难需求。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内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及文物保护单位等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
要加强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建设涵盖主要涉灾部门的自然灾害大数据和灾情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民政、国土资源、水利、农业、地震、交通运输、电力、通信等基础信息与灾害风险隐患、预警、灾情及救灾工作动态等信息共享;加强监测预警、分析会商、抗灾救灾、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协同配合,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合力,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灾害信息员共建共享机制,健全灾情统计制度;推广乡镇( 街道) 网络报灾,开展手机客户端(APP) 移动报灾等。
关键词 : 提升能力建设
《意见》指出,在提升灾害防范能力方面,要建立市、县、乡、村四级风险隐患动态排查机制,编制全市及灾害频发易发县( 区) 自然灾害风险图和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图, 完善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加强灾害监测站网建设,推进监测设备更新升级。
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整合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提高乡镇(街道)、村(社区) 预警响应能力,以及偏远山区、旅游区域和居民小区预警信息传播和接收能力。
同时,也要提升综合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 加强交通运输、水利、通信、电力、供水、供气、广播电视等关键基础设施的抗损毁和快速恢复能力,加快补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短板,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抗灾能力,加大生态功能区恢复,提升生态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因地制宜改造现有的应急避难场所,提升避难场所质量,为受灾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的安置服务。
在提升救援救助能力方面,加强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和引导社会救援组织,有效整合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多灾种综合应急演练,健全灾害救援救助保障体系,完善受灾群众生活保障制度,加强救灾物资管理,建设市、县、乡三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建设,优化储备布局,形成以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为中心,以县( 区) 救灾物资储备库为基础,以乡镇(街道) 救灾物资储备点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提高基层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灾装备保障水平,健全社会物资、运输工具、设施装备等征用补偿制度。探索建立重大救灾装备租赁机制, 完善灾害救助金融支持和财政扶持政策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参与机制;鼓励发展商业巨灾保险,逐步形成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大灾( 巨灾) 风险分担机制, 将地震灾害造成城乡居民住宅损失纳入巨灾保险范畴。
新闻推荐
广元市“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对口援建感恩致谢暨深化合作座谈会讲话(2018年5月13日)王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值此“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际,今天,我们邀请各位亲人回到广元,看到久别的朋友,看到熟悉...
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汶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