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成长 抗震英雄少年王亮 名校毕业扎根基层 帮助乡亲脱贫

华西都市报 2018-05-12 07:53 大字

王亮和妻子陈俊宇。

王亮在工作中。

为救同学 在废墟中来回爬了不知多少次

“5·12”地震发生时,王亮正在北川中学2楼的一间教室里上历史课。

那年他17岁,上高二。大地震颤,教学楼开始晃动,起初,大家没弄清楚发生了什么。当一个老师在窗外大喊快跑时,教室里的人才蜂拥而出,但王亮刚跑出教室,天花板就塌了下来。

王亮被压在了天花板与墙之间的缝隙中,当震动停止,他借着照进来的光,从一个通道中爬了出去。直到现在,王亮的脖颈上还有一个明晃晃的伤疤,这是当年被砖石砸出的伤。当时,尽管鲜血浸透了白T恤,但王亮已经忘了疼,每个还活着的人,都被眼前的灾难吓懵了。

“当时余震不断,趁着没有余震时,我又从那个通道里爬了进去,一边爬一边喊‘还有人活着吗\’。”那天下午,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王亮记不清他往返爬了多少次。最终,他从废墟中救出一名同学,找到了3名被困的女同学,并找来救援人员,一起把她们挖了出来。

地震过后将近一个月,已经跟随学校转移到绵阳的王亮,被一名记者找到。最初,王亮拒绝了采访,直到学校老师出面,让他介绍一下当天的情况,他才答应。此后,采访越来越多,但当时只有17岁的王亮,在全封闭的临时学校上课,并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直到他被选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去北京领奖。

领完奖的王亮,继续回到临时的板房学校,准备高三复习,迎接第二年的高考。

保送大学 努力证明不比考进来的同学差

2009年高考前几天,王亮才知道自己被保送上大学。

“老师把我和班里另一个同学叫去填志愿,我们俩在宿舍里翻参考书,最后我填报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业,他报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经济。”从2009年到2013年,王亮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4年。

“入学后,我就意识到,我是地震灾区保送来的,必须通过拼命学习,证明自己不比考进去的同学差,不能让人看不起。”回想起自己的大学时光,王亮记忆最深的,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一连串成绩。

大学期间,王亮连续两年获得奖学金,“学费都是靠奖学金交的”。大二时,他担任班长,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大三,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大四,获选优秀毕业生,那年,他还通过了司法考试。每一步,王亮都走得踏实有力。

原本,王亮打算毕业后从事律师职业,为此,他还在成都一家律所实习了几个月。但父母更希望他考公务员,“父母的观念,还是觉得公务员更稳定”。于是,王亮在大四那年,又考了选调生,最终到了重庆市彭水县。

毕业下乡 克服心理上的落差扎根基层

2013年7月15日,王亮独自拖着行李,从北京坐火车,一路辗转到彭水报到。即便重庆和彭水县之间已经通了高速公路,也需要3个多小时车程。初到彭水,这里的偏远,还是有些出乎王亮的预料。更别说,报到当天下午,他就被分到了更偏远的郁山镇。

“我在郁山镇待了正好两年整。”王亮说,他先后在乡镇党政办、林业站、计生办工作,做的都是最基本的业务。直到半年后,他又到了乡镇综治办,在这里,他开始全面负责全镇社会综合治理。

王亮所在的郁山镇,镇情比较复杂,而他负责的维稳、信访等事务,又需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当时有个村民,因为历史原因,曾被判过刑,后来他不断四处反映,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压力。”王亮只好不断安抚、劝导,并从民政角度,给这个村民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

刚到乡镇上时,王亮多少有些心理上的落差。从北京的名校毕业,却到了最基层工作,尤其是跟一些大学同学聊天时,这种感觉更明显。“他们有的当律师,有的在法院工作,还有很多人留在北京,再看看自己……”

但这种失落感并不经常出现。“我自己就是农村出来的,所以我知道,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最 需要人,只有到最艰苦的地方,才有大作为。”王亮告诫自己,“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享受的,条件艰苦,对自己也是个历练。”就像在大学期间一样,工作后,王亮心中仍然憋着一股劲。

帮扶贫困户 制订规划帮乡亲脱贫奔小康

在基层乡镇工作两年后,2015年7月,王亮被借调到了彭水县政府办公室,在秘书科做秘书。“秘书工作千头万绪,非常杂,每天都特别忙,最多时一天能接打100多个电话。”王亮说,周一到周四,每天都要晚上11点才能下班,“早上7点半就出门,开始新的一天”。

“虽然做的事情很多,但我觉得过得很充实,像我这种年轻人,让我每天坐着喝茶看报,也坐不住。”王亮觉得,工作忙也是一种挑战,“把所有事情理顺,并且一项一项推动落实,能得到肯定的评价,这就挺好。”

调到县政府后,王亮又增加了一项新的工作内容,对口帮扶贫困户。“我们办公室作为县级单位,有一个对口帮扶的深度贫困乡,我自己也帮扶了两个贫困户。”按照要求,王亮需要入户走访,但他只能用周末时间去走访贫困户。

采访当天,王亮刚结束一天的走访。“到年初,要跟贫困户一起,制订一年的产业发展规划。”这种规划,要详细到养几头猪仔,种多少棵果树。帮助未脱贫的贫困户尽快脱贫,已脱贫的列为巩固对象,让他们持续向好。

将为人父 不会忘记伤痛但也不会沉浸其间

2016年夏天,经人介绍,王亮与彭水女孩陈俊宇相识相恋,一年后,他们成婚,组建了小家。妻子陈俊宇在县城一个街道办事处工作,已经怀孕。

再过几个月,今年27岁的王亮,就要升级当爸爸了。

“跟他在一起之前,都不知道他是抗震英雄少年,平时他也很少提起这段往事。”陈俊宇告诉记者,平日里有人听说王亮是北川的,就会问他与“5·12”汶川特大地震有关的事,但王亮会编个瞎话,“自己当时在外地上学,不在北川”。

“那段伤痛的历史,就摆在那,不会忘记,但也不会一直沉浸在里面。”王亮说起10年前的灾难时,面色凝重。他所在的高二10班,总共60个学生,有11人在地震中遇难,同时遇难的还有班主任老师。

而对于“抗震英雄少年”的称号,王亮觉得,这是一份荣誉,但也会给他带来一种压力。“这种压力让我时刻警醒,要谨言慎行,不能做有损这份荣誉的事情。”

采访中,王亮几次提及,自己只是个平凡的人,现在做的工作也很平凡。但他话锋一转,“经历过那么大的灾难,我活下来了,就应该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实际上,十年来,他也是这样坚持的:“不管干什么,都要踏踏实实干下去,把握当下,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董兴生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国内外专家汇集 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今日开幕

本报讯(记者杜文婷)由应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地震局共同主办的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5月12日至14日在成都召开(以下简称“研讨会”)。昨日,应急管理部副部长...

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汶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