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十年,勿忘受灾儿童心理重建 话题榜
■本报评论员 扈宏毅
10年前的汶川地震,共造成630名孤儿。多年来,摄影师焦波在与某些孤儿的接触中发现,心理重建,远比生活重建困难得多。比如地震最初的几年里,关心他们的人很多,志愿者对孩子们有求必应,焦波发现这个情况后,狠狠批评了孩子,也让志愿者们不要这样做。然而更难相处的,是加在伤口上的压力。焦波发现,孩子们后来被关注得少了,但身上被寄予了更多考上好大学、回报社会的期望。
不幸的人得到社会的帮助和好心人的资助,再反过头来回馈社会,这一模式,被看成是知恩图报的范本和一种“双赢”的正能量,简直是悲剧故事最美好的结局。很多年来,或许我们宣传了太多这样的“正能量”,以致人们认为受助者理应按照这个预定路线设计自己的人生,却很少去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和现实境况。
512汶川大地震不但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让亲历地震的儿童心理受到严重创伤,尤其是在地震中失去完整家庭和完整躯体的儿童,他们作为未成年人,其心理问题很可能比外界想象得复杂,而且这些问题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甚至遭到的创伤会跟随终身。
尽管在汶川地震的救援中,灾后心理干预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更需关注的是,我国的灾后心理干预的研究起步较晚,这使得专业心理救援人才匮乏,在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很多不同领域的心理专家及不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员都纷纷参与到心理救援工作当中。事实证明这样做在某些孩子身上不仅没有达到疏导的效果,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
很多人初衷虽好,但他们会不经意地伤害到地震的幸存者,给对方造成“二次伤害”,还有一些参与人员或者救助方案仅仅针对地震后短期内的心理救助,但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面临的一些困难,对人生的思考会越来越多,对亲人的思念会越来越浓,有时心理创伤还会出现反复,此时那些长期有效的心理救援反而变得稀缺。
心理援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有专业人士称,“心理援助应持续进行至少到灾后二十年”。同时它还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震灾孤儿的激励,远不是说几句打气的话那么肤浅,更不是对他们寄予“回报”的期待那么功利,而是要致力于解决这些未成年人现实面对的困难,让他们健康地生活。应对针对不同的个人,对其心理问题进行专业的、系统性的分析,再进行阶段性、多方面的积极干预。比如,援助计划应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随着对方心理状态的变化而改变,而且一个完整的心理援助体系还需要亲人、学校、同学、媒体等共同发挥作用……
尽管十年过去了,但这些孩子们可能不愿意旧事重提,不愿意被外界关注,因为回忆意味着伤害,他们或许不愿意成龙成凤、成为那种模式化励志故事的主角,也不愿背负“回报社会”的厚望和期待,因为失去至亲和家庭的他们,即便是过上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有条件接近自己的小小理想,便已经困难重重了。
震后十年那些未成年人面临的心理问题,提醒我们要大量开展对心理辅导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工作,并成立长期而有效的心理援助部门,使灾后未成年人的心理援助工作能快速、持续、高效地进行。甚至整个社会都应该学习怎样呵护孩子脆弱的心灵、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与他们建立有效而真诚的沟通。
心理援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有专业人士称,“心理援助应持续进行至少到灾后二十年”。同时它还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震灾孤儿的激励,远不是说几句打气的话那么肤浅,更不是对他们寄予“回报”的期待那么功利。
新闻推荐
汶川县映秀镇的志愿者正在加班加点制作手工羌绣鞋垫,准备送给广东援建亲人。本报记者徐中成摄广东援建者探访汶川看巨变,援建项目还在持续“造血”5月10日,阿坝州汶川县三江镇会议室,一场特殊的...
汶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汶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