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我们在奋斗中成长 ——汉中市“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十周年纪实之三

陕西日报 2018-05-10 07:43 大字

勉县定军山镇元山村。本报记者张权伟摄

蒋玉桂的天伦之乐。本报记者张权伟摄

“地震宝宝”和妈妈封丽花。本报记者张权伟摄

王显勤(左三)和村民在地震纪念馆参观。本报通讯员刘炳林摄

  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十年不过是弹指一瞬。然而对于从汶川地震中重新站起来的人而言,这十年间的巨变足以让他们铭记一生。

  在当年汉中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县里,我们遇到了很多人,他们的身上都有自己的地震记忆。十年间,有的人从襁褓中的婴儿成长为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少先队员;有的人在失去亲人的情况下更加用心呵护着身边的家人;有的人即便家庭在地震中遭受重创,也依然带领乡亲们渡过难关……

  在秦巴山区采访的几日,我们几乎每天都被这样自强不息的事迹感动着。

  本报记者 张权伟 康传义 

  “地震宝宝”今年十岁了

  粉嘟嘟的小脸庞,清澈明亮的大眼睛,甜甜地微笑着……4月中旬,记者见到了这个出生在汶川地震中的“小天使”。她就像一朵绽放在春天里的花儿,充满了阳光和希望。

  “小天使”的名字叫陈晓雯,家住略阳县白水江镇封家坝村,现在镇中心小学读四年级。回想起十年前女儿在震中“迫不及待”出生的场景,陈晓雯的妈妈封丽花既感欣慰又有一丝后怕。

  2008年5月12日,已过预产期一周多的封丽花在县城朋友家中待产。地震发生时,她在丈夫和朋友的搀扶下逃出了摇摆着的房子。

  “周围的电线发出‘呜呜\’的响声,人们从房子里快速地拥向开阔的地方。电话也打不通了,我当时还很担心家人的安危。”封丽花很少对人谈起当天的情景。

  伴随着不断的余震,5月14日凌晨,封丽花的肚子开始剧烈地阵痛,“小天使”给妈妈发出了即将出生的信号。在通往临时帐篷医院的过程中,“地震宝宝”仿佛为了给恐慌中的人们一份鼓励和希望,在救护车中就迫不及待地降生了。

  如今,陈晓雯也已长成懂事、听话的小姑娘,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和妈妈周末到县城的广场转一转。

  5月4日清晨,坐落在嘉陵江畔的白水江镇中心小学,明亮的教室里传来琅琅读书声,陈晓雯和同学们正在上早自习。黑板旁边的空调送来阵阵暖风,帮孩子驱走大山里清晨的寒意。

  “学校全部以数字化标准建设,开设了科学实验室、劳技室、音乐室、心理健康室等功能部室,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空调、电子白板等教学设施。”在地震中抢救过孩子、经历学校整个重建历程的总务处主任冯斌说,“借助重建机遇,学校建设的水平至少超前了50年。”

  略阳县教体局局长张振民介绍,震后十年来,全县先后改扩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83所,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级“双高双普”县,以略阳天津高级中学、略阳天津职教中心为代表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30年不落后。

  “我要努力学习,将来去天津上大学。”陈晓雯很喜欢自己现在的学校,也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她说自己要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略阳的抗震救灾精神,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十年拼搏,略阳重生。10岁的“地震宝宝”在地震中出生,如今正在快乐地成长。 

  “这个家还在,一切都好” 

  十年前,“5·12”汶川地震让勉县同沟寺镇官沟村村民蒋玉桂失去了女儿、外孙女,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自此撕裂。

  十年来,抱着“家不能散了”的朴素信念,蒋玉桂将快要熄灭的希望重新点燃,将幸福美满重新找回。

  尽管已经过去了十年,但蒋玉桂还是不忍回想女儿和外孙女。还没提及,眼泪就滚了下来……

  蒋玉桂原本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她含辛茹苦地养育下,大女儿在湖北荆州一所高校就职,小女儿刘俊霞则留在身边。2003年,小女儿和女婿李玉华成婚。随着外孙女出生,一家人热热闹闹、团团圆圆,蒋玉桂感到很幸福。

  但一切都在2008年5月12日那天停止了。当大地震袭来,惊慌失措的小女儿拉着外孙女就往外跑。随着“轰”的声响,一面围墙倒塌,将小女儿和外孙女重重地压在下面。女儿当场死亡,外孙女被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

  地震之后,大女儿怕蒋玉桂伤心,便将她接到荆州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心情稍微平复下来后,蒋玉桂又坐不住了:她担心女婿。蒋玉桂知道,小女儿、外孙女走后,女婿李玉华整个人都“垮了”,整天躺在床上,经常不吃不喝。

  蒋玉桂坚持要回家。有亲戚劝她说:“他又不是你亲生儿子,你管他干啥?”蒋玉桂却说:“他就是我儿子,我走了,这个家就散了,我死了也不甘心。”

  于是,在大女儿家住了不到3个月,蒋玉桂就执意回到自己家中。

  看到小女儿的遗物,蒋玉桂心如刀割。但看到消瘦、憔悴的女婿,她又打起了精神,不断鼓励李玉华振作起来。

  慢慢地,李玉华从创伤中走了出来。他想外出打工,一方面可以多挣钱,一方面可以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但是,看到年迈的岳母,因为伤心,短短几个月头发就白了许多,李玉华心软了,他决定待在家里,和岳母一起把这个家守住。

  2014年,蒋玉桂张罗着修房子。有邻居劝她说:“你辛苦盖了房子,最后还是留给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婿,何必呢?” 

  蒋玉桂直摇头说:“我不仅要给他盖房子,还要给他娶媳妇,他就是我儿子。”

  几个月后,一座崭新的楼房落成。蒋玉桂随即张罗着给李玉华娶媳妇。她到处托亲戚、托邻居介绍,四处打听合适的对象。

  这时,有热心的亲戚将李玉华介绍给新铺镇的何会芹。那时,31岁的何会芹正在深圳打工。当听人说到“李玉华心好,他岳母更是好人”时,虽未谋面,但她感到李玉华很靠谱,她觉得这可能就是她要找的人。

  2016年,李玉华与何会芹结婚了。婚礼当天,蒋玉桂作为李玉华的“母亲”张罗婚礼。当她穿着喜庆的服装看着一对新人向她磕头时,恍惚间当年小女儿和李玉华结婚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婚后的日子,蒋玉桂对何会芹就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而善良的何会芹也对她百般孝顺。

  去年6月,孙子李文皓出生了。这是九年后,这个农家小院第一次有了孩子的啼哭。抱着孙子,蒋玉桂激动得直掉眼泪。现在,孙子快满周岁了,刚学会咿咿呀呀说话,整天喊着“奶奶,奶奶……”蒋玉桂每次都不厌其烦地答应着。

  5月3日,蒋玉桂请记者给她家照了一张全家福。这是十年后,她家第一次照全家福,一家人笑得很甜。

  蒋玉桂说,她准备把全家福给小女儿、外孙女上坟时捎去。她想告诉天堂里的她们:“这个家还在,一切都好。” 

  “看着村子的巨变,我做梦都是笑着的” 

  5月的宁强,一碧万顷。沿广坪镇的白龙湖而上,一座座白墙红瓦的农家小院,掩映在青山绿水间;金山寺村漂亮的休闲广场上,村民们徜徉其间,怡然自得。这里的安置点正对着一片碧波的白龙湖,门前的绿化带翠色欲滴,房后是绿油油的庄稼和蔬菜,让人仿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仙境。

  金山寺,这个曾遭受“5·12”地震重创的小山村,如今村民走上了水泥路,喝上了自来水,开上了私家车……

  说起村上这十年的变化,55岁的王显勤思路清晰:“十年来,我们金山寺村家家建了新房,户户栽种着袋料香菇,新修水泥路2.3公里,维修村组道路3.75公里,建起人畜饮水工程4处,全村480多户1500多人喝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670元。现在村里有10户村民开办了大型米面加工厂,基本上户户有粉碎机、榨油机,群众不出门就能喝上新鲜的豆浆,吃上绿色健康的食用油……”

  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却真实地将金山寺村十年来的变化一一展现出来。

  2009年,面对地震留下的创伤,时任金山寺村党支部书记王显勤带领村“两委会”一班人,抓住重建机遇,结合新农村建设,高起点建设受灾群众安置点,学校、卫生室、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如今,在金山寺村安置点,宽阔平整的街道、干净整洁的院落、成排成行的绿树、清澈见底的水渠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村民们有了一定的收入,如何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做到多业并举拓宽致富道路是王显勤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他牵头组织下,2011年8月,宁强县劳动服务局来金山寺村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建筑工技能培训,全村有50人通过了瓦工、钢筋工资格考试。现在,村上有60多名建筑工活跃在全县多个乡镇,展示着他们的才华。

  身为领头人的王显勤,深知光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远远不够,还必须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做大做强产业才是金山寺村的最佳选择。王显勤说:“我们村‘两委会\’制定了‘山头栽果树,庭院点香菇,地头种蔬菜,水库养鸭鱼\’的经济发展规划。下一步,我们将建设以袋料香菇为主的观光农业,把金山寺村打造成集生态旅游、休闲、农家特色餐饮为一体的富裕文明新农村。”

  “随着物质生活日益改善,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王显勤说,“村上已有50多户安装了电脑,闲暇之余在网上浏览新闻、看电影、听音乐已成了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生活需求;农闲时,越来越多的群众都到村上的农家书屋或农村信息化工程室看书学习;爱好体育锻炼的群众还可以到文化广场打球、跳舞。”

  “其实这十年变化最大的还是群众的观念。像旅游这种比较新潮、时尚的事,对很多村民来说也不算‘奢侈\’的生活了。”王显勤说,“这十年,我和大家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幸福!”

  看着自己土生土长的村子发生的巨大变化,看着自己的父老乡亲都过上了好日子,王显勤说:“我做梦都是笑着的。”

新闻推荐

蒋华:心灵会说话

本报记者邓晓洪还有几天就是“5·12”汶川大地震10周年,蒋华想起自己参与救援的情形,心头就有刀割般的疼痛感。那时他在重庆医科大学读研,学的是骨科专业。重医与第三军医大有很多合作,作为学生,他跟...

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