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悲痛和感动中抽身,关注那些未曾关注的细节和思考——10年之后换个角度阅读汶川地震
随着“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祭的到来,近期多部主题图书出版上架。十年前,写作者们更愿意抒发对生命、国家和民族的悲痛,沉浸于感动的泪水中。十年后,已经平静下来的写作者们则在悲伤和感动之外,将视角投入到我们一度未能关注到的诸多细节,比如震后家庭的再生育问题,个人命运的转折,灾民真实的生活境遇等。
关注汶川地震再生育
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来自重庆市和四川省的3位医生胡丽娜、毛萌、黄萍合著《孩子?孩子!》,讲述的是汶川地震后生命重建的过程。据悉,汶川地震之后,共总有8000多个失独和伤残家庭,其中6000多个家庭希望再生育一个孩子。那些有生育愿望的妇女多已35岁以上,需要面对种种生育障碍。因此,在汶川地震后,再生育也是一个重要的重建项目。胡丽娜、毛萌、黄萍便是再生育项目的参与者。
2008年6月2日,汶川地震过去三周,在成都市计划生育指导所工作的黄萍接到通知,那些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长情绪激动,极难控制,需要一定的专业安抚。
黄萍回忆,当时这些失独夫妻的举动让人泪崩,他们神情呆滞、憔悴不安,每个人都抱着一件孩子的遗物,有的人捧着孩子生前的一张奖状,有的人抱着孩子曾经爱玩的滑板,还有的人则抱着一只毛毛熊,上面穿着女儿的橘红色羽绒服。
在那之后的6年里,这3位作者投身再生育项目,为生育家庭服务,并记录下那些应该被记住的再生育故事。这些故事对很多读者来说相当陌生,因为很多人从新闻中得知很多家庭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却很少会思考那些家庭会因此发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在之后的家庭重建中,那些夫妻如何突破自己心理和生理的种种障碍,努力让家庭再次完整。
以思考的角度回望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发生时,记者党鹏曾亲历现场。10年之后,他试图以小说的方式表述这场地震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巨大影响。在小说《摇摆的青春(5·12爱情故事)》中,不是像10年前的大多数写作者那样,极力描述和渲染地震的场景,而是将它作为故事的背景,主线是地震前后,4位主人公生活、工作、事业和婚姻的变化,故事中有官场,有商战,有爱情婚姻,也有人性考验。
同样把汶川地震当做故事背景的还有更早之前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的成长《废墟上的白鸽》,讲述少女白鸽在地震发生前后的遭遇,呈现生死面前的人性矛盾。
时间给了人们思考的余地,这10年来,人们没有忘记地震的惨烈,但也不会将情绪只是局限于悲痛和感动。或者说,写作者纪念和致敬的方式不再只是为灾难哭泣,或是歌颂那些参与救援的可爱英雄,而是开始关注地震中的人性细节,不是再像最初那样为写地震而写地震,而是将它视为一个故事背景或者导火索,它对人的影响才是真正的主角。10年来,人们终于能把汶川地震当做一个事件,而非一首悲怆的诗。
悲痛之外真实再现汶川地震
在过去的10年里,不断有汶川地震主题的图书出版。前期图书还是以感动读者为主。渐渐地,一批朴实之作涌现,关于地震和地震中的人,没有夸张的形容词,只有朴实的白描。
2013年,张良的《汶川地震168小时》上架。在书的后记中,张良说了一个细节,一篇文章中曾提到,地震当天,在都江堰往映秀的路上,卧龙管理局一位负责人与随行的司机失散后,独自一人继续前进,“上帝要我向前,我就要向前,我啥子都不管了。一股劲往前走!”后来当事人向张良证实,那些细节只是作者的虚构。
在地震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这样虚构的细节不在少数。一些写作者希望以此来让故事显得更伟大、更悲怆,那是当时人们对汶川地震的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渐渐地,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披露,加之人们终于可以平静心情重新回头审视和思考那场灾难,越来越多的写作者注重真实细节的描述。张良利用3年的时间,采访170位幸存者、救援人员、志愿者,整理出80多位当事人的口述材料,去掉所有华丽的描述,以朴实的口述细节还原200多人灾后7天的生活境况。如此之大的一场灾难,留给后人的不应该只有悲痛和感动。 (记者江丹)
新闻推荐
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四川宣传活动启幕本报讯(邱拥华李兵记者刘佳)5月7日,在成都武侯区太平社区,数百名居民汇聚一堂,观看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制作的防灾减灾知识展板,了解社区常见的灾害及防范方法,学习紧...
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