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绣绣出羌家新生活 ——记省级羌绣传承人李兴秀
■记者 哈斯满
“这是羊角花,这是牡丹,这是我们民族的图腾。”走进阿坝州兴绣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一位身着羌族盛装的绣娘热情地迎上来,向记者介绍满屋子的绣品。
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茂县建起的第一家羌绣培训学校,负责羌绣培训的是省级羌绣传承人李兴秀。
羌绣坊里,既有传统纹饰的摆件、挂件,也有云云鞋、花围腰、头饰等羌族传统服饰,还有钥匙扣、手机链等创新绣品。这些都是李兴秀带着绣娘们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地震之前,李兴秀曾经拥有一家年产百万羌绣制品的“羌寨绣庄”公司,在绵阳市北川县以及汶川、理县都有加工点,数千名羌族妇女依靠一双巧手绣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初具规模的羌绣产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羌寨绣庄”里的很多绣品被毁坏。
“当时,妈妈在北川、汶川、茂县等多个旅游地的绣品加工厂损失惨重,在震后不久后的‘非遗日\’,她还不忘拿着自己从废墟中刨出来的绣品去成都展出。她坐上运输救灾物资的车,经过几天几夜才到成都,又马不停蹄地去现场展示羌绣绣品,就是要告诉大家,地震不会把我们打垮,只要我们有一双手,就什么都不怕。”李兴秀的女儿李荟告诉记者,是李兴秀的坚强给了她生活的信心,也坚定了传承羌绣的决心。
“5·12”汶川特大地震让羌绣这一民族瑰宝在废墟中仅存一丝气息。地震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在众多爱心人士、热心企业、公益组织和绣庄的苦心经营下,羌绣顽强地迎来了第二次生命,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关注度得到极大提升。
虽然地震给绣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2008年7月24日,一项为期3年的“羌绣帮扶计划”正式启动,帮助那些因地震失去亲人和家园的妇女们“绣”出新生活。在中国红十字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一条从传统羌绣到现代市场的完整产销链逐步建立。
地震后,很多年轻人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这门手艺。震后短短几个月时间,李兴秀就培训了1000多人。“这说明我们国家对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有了成效。羌绣文化备受关注,现在有这么好的机遇,我们要更加珍惜。”李兴秀感慨地说。
2014年,阿坝州刺绣协会联合茂县兴绣手工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办阿坝州兴绣技能培训学校,李兴秀任该校常务副校长,负责手把手传授羌绣技艺,让羌绣学员成为文化传承的一员,并帮助更多的羌族妇女就业,推动羌绣的传承与产业化进程。
“县里经常有羌绣培训,我们村很多妇女都会来。”来自茂县沟口乡水若村的羌族妇女龙代琴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参加了很多期羌绣培训,以前主要靠种植果树和外出务工,现在也想通过羌绣培训在农闲时绣点羌绣绣品增加收入。
“一幅好的羌绣制品可以买到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以前我们在家全凭自己想象在绣,现在通过培训多学点新花样,绣出精品,可以卖个更好的价钱。”龙代琴说。
以前,羌族妇女大多把刺绣当做一项业余活动和个人爱好,在劳动间隙时“见缝插针”,绣鞋垫、衣服上的花或是围腰等。如今,羌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采取了与市场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抢救保护,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加大了羌绣产业的支持力度,使羌绣产业走上了规模化的发展之路。
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羌绣不仅可以实现羌族妇女的致富梦,也让这门传统技艺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同时,羌绣让灾区妇女走上迈向幸福的新生活,她们不等不靠,拿起针线为自己绣出了一条致富之路,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通过娴熟的羌绣技能,不断创新羌绣艺术,传承羌绣文化,用一双巧手绣出美好明天。
新闻推荐
本报5月2日讯(记者李飞)今年是“5·3惨案”90周年,“5·12汶川大地震”10周年。记者从济南市教育局获悉,为增强学校防空防灾应急疏散的组织指挥能力,提高学生自救互救技能,5月3日上午10时济...
汶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汶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