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职工汪志刚:山区电力设施大升级大变样

绵阳晚报 2018-05-04 08:20 大字

汪志刚在茶业生产企业检查用电设备安全情况

汪志刚帮助企业检查用电设备

汪志刚在施工现场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在十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北川供电设施遭到严重损毁,时任曲山供电所所长的汪志刚在地震中躲过一劫之后,很快参与到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随后又投入到帮助藏区“电力天路”及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十年后的今天,北川的电力设施非常完备,生产、生活再也不用为电操心。作为电力系统的一名员工,汪志刚见证了地震后北川的电力发展,“现在的电力设施比过去变化太大了,偏远农村电力都很稳定,这在过去是根本不敢设想的。”

■记者胥江文/图

地震后恢复供电

1975年出生的汪志刚,从水电学校毕业后,用自己学到的水电知识服务山区并在北川成家。2008年,已经成家立业的汪志刚担任曲山镇供电所所长。地震时,他正在办公室,剧烈的摇晃让他和同事们连忙跑出来。在天昏地暗之后,他和同事们镇定下来,冒着被垮塌房屋掩埋的危险,从废墟中救出6名同事、3名医生和4名小学生。后来他才得知妻子、女儿和岳母不幸遇难。“女儿怕黑,埋在废墟里面一定会哭,我要在新北川点一盏灯,给女儿和所有怕黑的小孩点一盏灯。”强忍巨大悲痛,他和同事们奋力投身到灾后电力恢复的工作中。

当时,北川电网毁于一旦,全县电力供应全部中断,他深知及时恢复应急供电的重要作用,也用超强度的工作来减轻失去亲人的痛苦。他和同事用最短的时间恢复了北川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供电,为救援部队、医疗队伍等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保证了生命中转站的正常供电。当救灾告一段落后,汪志刚与同事们又开始了电力系统的灾后重建。灾后修建住房需要电力,群众哪里有需求,他们就把电力线路架设到哪里。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们奔波在为群众送电的路上。直到两年后灾后重建完成,汪志刚才松了一口气。

参与藏区电网建设

多年来,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一直承担着对口援建藏区偏远地区的任务。2014年,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参建“电力天路”及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在北川重建中积累了大量经验的汪志刚,主动报名参加援建工作。

绵阳供电公司承担的任务是理塘输变电工程、稻城—香格里拉镇输变电工程、禾尼输变电工程等9个输变电工程,建设地点在甘孜州雅江、理塘、稻城3个县的20余个乡镇,海拔高度都在3000多米,整个建设共有210公里线路、上百个施工点。建设过程中,汪志刚负责安全质量监管。与他一同援建的同事田维辉说:“不管路多远多险,汪哥都要走遍每个施工点。铁塔上的螺丝钉,他都要逐一检查,摸一摸螺丝有没有拧紧。”只要不下雨,汪志刚要么在施工点,要么在去施工点的路上。

“我们做的工程不能过一两年就坏了。我们的工作,不仅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还要对当地百姓负责。”汪志刚说,“在高海拔、高寒的环境下搞建设,对人的身体机能考验很大,很多时候会因为身体不适而忽略一些工作,所以我必须做好安全监察,以督促各项整改落到实处。”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努力,绵阳供电公司参建的项目全部完成。见证了藏区电力设施建成后对人民生活的改善,汪志刚感到非常有意义。

“电管家”让用户更安心

汪志刚去年担任了擂鼓供电所所长。由于曲山镇也划给擂鼓所管辖,所以相当于又重新管辖着以前的区域。虽然还是这片地区,但是与十年前完全不同了。汪志刚告诉记者,在供电设施硬件得到了大大改善的同时,绵阳供电公司提出了“电管家”服务,要求每个供电所的每个员工都成为全能型“电管家”,这给了每位员工更大的挑战,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员工的工作热情更加高涨。

四月的一天,记者来到北川擂鼓供电所,汪志刚与供电所员工们,正在对擂鼓镇供电线路进行年度检修。几条街区的电线杆都在搭设隔离栏,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没办法,检修停电时间都安排好了,必须在停电的时间里,把检修任务完成,才不会影响居民用电。”汪志刚说。他承担着安全监督的重要职责,不时在各个施工点巡回检查,等到中午忙完休息时,才终于可以歇口气。

擂鼓镇工业用电较多,几家茶叶企业过去使用煤炭炒茶,不但不环保,还对茶叶的品质有影响。在“电管家”的参谋下,所有茶叶企业都改用电能替代煤炭。记者跟随汪志刚深入到企业看到,最近是茶叶生产旺季,由于有的企业缺乏专业电力技术人员,不太注意保护电力设备,会导致使用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对此,汪志刚经常会去看看,帮他们检查一下电力设施设备,提醒用电注意事项,保证茶厂用电方面不出问题。

北川电力设施大升级

十年过去了,老百姓也感受到了北川电力供应的巨大变化。汪志刚告诉记者,过去北川的电力属于不同的地方电力公司经营,一些偏远乡镇水力资源丰富,当地修建了水电站发电。但由于是独立电网,没有与国家电网联网,夏天发电量多、冬天发电量少,电压很不稳定。

在北川一些偏远山区,用户分散,电力输送设施建设困难。地震前国网接收了北川大部分乡镇的电力运营维护。2012年,又接收了漩坪、禹里、开坪、小坝和坝底几个乡镇的地方电力运行。到2015年底,又将最后的“五个半”乡:青片、白什、片口、外北、桃龙接收,国家电网投入大量资金对农网进行升级改造,对电力线路实施缺陷消除工作,山区电力设施终于改变了模样。

汪志刚告诉记者,过去,少数地方由于缺乏资金,输电用的电杆用树木替代。国家电网接收并进行改造后,全部进行了规范。北川新建了一座110千伏的智能变电站,让北川电力供应更加充足,过去在节日和夏季用电高峰时期跳闸的情形再也不会出现了。

新闻推荐

重访北川 了解我故去的父亲

杨卫华:1963年生于重庆,曾任四川《绵阳晚报》摄影部主任,从事新闻摄影工作20年,汶川大地震“敬礼娃娃”照片拍摄者。2015年2月因病去世,享年51岁。讲述者:杨卫华之子杨博父亲是2015年春节去世的,那几天...

汶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汶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