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官的大事业 记雁江区松涛司法所所长朱健
□本报记者李青依
“希望你能改掉以前的坏习惯,靠自己的努力赚钱,重拾生活的信心。”近日,雁江区司法局松涛司法所所长朱健来到社区矫正对象宋某家中,劝导、鼓励他回归社会,努力工作。
“走村串户,怀里揣着一个本儿;磨破嘴皮,只为求得万户安。”这是朱健日常工作的写照。有人戏称调解工作是“没权没钱跑断腿,不吃不喝磨破嘴”的苦差事。朱健听后只是淡然一笑,他说:“苦我一人,幸福千家,有什么不好?”
真情调解20年练就“金牌调解手”
今年47岁的朱健,已扎根基层27年,从事司法行政工作23个春秋。多年来,他先后荣获“雁江区十佳政法干警”“优秀援藏干部”“四川省人民调解能手”“全国模范司法所长”等殊荣,还成立了以他本人命名的“朱健人民调解工作室”。
凭着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执着和热爱,凭着对群众的满腔热情,凭着“以人心换人心,以党心换民心”的执着,朱健始终脚踏实地地坚守在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上。
司法调解琐碎而繁杂,年近半百的朱健双鬓已有些斑白,但他对基层司法工作的热情却从未减少。
“每一次调解都是一个普法过程,所以我始终认真对待每一次调解。”在日常工作中,朱健调解得更多的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纠纷。每当遇到这类“小事”,朱健总是耐心、不厌其烦地去调解。
松涛镇一名村民,在1984年有一桩事实婚姻并于1987年生育一女,其妻1995年外出不归,其女远嫁凉山州。现因所在村征地拆迁后分得一大笔补偿款,该村民将其妻、女的补偿款据为己有,其女千里迢迢回来争款,并对其母不尽抚养义务提出了补偿要求。
该案家庭关系复杂,矛盾纠纷众多,再加上当事人法律知识较为欠缺,调解工作进展非常困难。“调解工作没有捷径,诀窍就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为了调解好双方的矛盾,朱健理清调解思路,分清纠纷主次,先调解该父女的土地拆迁款分配纠纷,再调解母女之间的抚养纠纷,最后再调解夫妻的婚姻纠纷。前后调解了十余次,终于彻底解决了这家人的矛盾。
朱健所工作的松涛镇地处城郊结合部,所辖侯家坪工业园区建设中的征地拆迁、项目推进、企业经营等问题日益突出,动辄就会成为影响全区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为更好地开展调解工作,朱健根据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特点,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矛盾纠纷联动排查调处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近年来,他先后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00余次,主持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其中重大疑难纠纷6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我在这里工作两年了,从来没看到过朱所长对哪位来调解的群众红过脸,永远都是一副耐心、亲和的样子。”松涛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张薇薇告诉记者。
创新普法让法治文化接地气润民心
“以前不懂法,做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考虑后果。现在不一样了,我做什么事之前,都会想一想这样做是否违法。”近日,在谈到“法治农家大院”的作用时,松涛镇插花社区居民李大爷这样说。
由朱健精心选址、多方协调建成的松涛镇插花社区的“法治文化社区”宣传阵地内,设有学法宣传栏、法制图书阅览室,悬挂法治标语,制作法治宣传灯箱,放置法治对联、书画。
插花社区“法治文化社区”只是松涛镇拓宽普法阵地、丰富法制宣传内容和形式的其中一例。朱健还将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积极打造民主法治示范村,重点打造以宰山村为代表的法治文化阵地,努力构筑法治文化特色品牌,形成法治建设遍地开花、全域覆盖的良好局面。
在长期化解基层矛盾过程中,根据工作实际,朱健积极探索了让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三送”宣传法。即因时而异,结合群众生活习惯和农村劳作时间开展送法进集市和送法进乡村活动;因人而异,根据不同人群的法律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法制宣传活动;因地制宜,根据农民居住情况进行村组集中宣讲和偏远户入户送法活动。
“只有当群众自己懂法了,社会才能真正和谐。”朱健说。
朱健的普法情怀,不止播撒在松涛镇群众的心里。2012年7月,朱健积极响应省委号召,参加援藏工作,挂职汶川县司法局副局长,分管法制宣传。挂职期间,他走遍了当地所有乡镇,为村民们进行法治宣传。2014年,朱健分别被阿坝州委州政府、资阳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援藏干部。
“守法的人是最幸福的。”采访中,朱健说了这样一句话。
就是这样简单朴实的想法,支撑着他在基层司法岗位上无怨无悔地付出20载青春,最终成为了他所认知的最幸福的人。
新闻推荐
袁波高大、帅气,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脱掉白大褂,乍一看,还以为是搞体育的。就是这么一个高大英俊的人,心竟特别细,善于抓住病人的各种微小细节,救病人于水火之中。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是成都东郊唯一一所三...
汶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汶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