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淮南市红十字志愿者风采录 伉俪携手同唱奉献歌——夫妻志愿者魏奕廖骥

淮河早报 2017-05-12 11:00 大字

魏奕和廖骥是一对教师夫妻,更是一对红十字志愿者、淮南好人。他们一同挺身而出勇救路人,传为佳话;一同10年坚持志愿服务,爱心相伴,风雨同行,爱心遍洒,他们用一串串善行书写大爱人生,双双荣获淮南好人、田家庵区好人、淮南市十佳岗位学雷锋标兵、淮南市优秀红十字志愿者。

路见危难挺身而出的救人“双杰”

2015年7月8日一则“美女教师街头救人”的网帖引起热议。这位救人的美女教师是淮师附小老师魏奕,她的搭档,是她爱人、淮南七中的老师廖骥。当天早上,夫妻俩晨练回家途中,在一个十字路口遇见一位大约50岁的大妈仰面躺在路面上,头下一摊鲜血,不远处一辆电动三轮车倒在地上,过往的车辆和行人或视而不见,或匆忙避开,谁也不愿多事。“赶快救人!”夫妻俩不约而同一齐奔过去,魏奕仔细检查伤者情况,发现伤者伤势严重,不能随便翻动,必须马上进行止血急救,她赶紧一面用两只手进行指压止血,一面大声呼喊,向路人求助,寻求用来包扎止血的毛巾或衣服,一面让廖骥拨打急救和交通事故报警电话。路人被夫妻俩的行动所打动,一人递上一条毛巾,魏奕熟练专业地用毛巾压迫止血,指导爱人协助固定伤者头部,保护颈椎,很快就止住了血。120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后,他们又协助给伤者上了颈托,搬运到急救车上。夫妻俩不放心伤者情况,便随车一同送到医院,帮助挂号、检查、救治,一直陪在伤者的身边。家属赶来后千恩万谢,让他们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日后感谢,他们婉言谢绝了。

其实他们夫妻救人不是偶然,因为他们都是市红十字会热心的老志愿者,不仅善良、富有爱心,更有专业技术,魏奕还是红十字会一名应急救护培训老师,不仅学过应急救护专业技能,还时常用业余时间随红十字会走进学校、社区、单位,向市民普及传授;后来廖骥也成了救护员。他们救人,不仅是大爱本能的体现,也是专业志愿者技能的展现。

留守儿童喜爱的“孩子王”夫妻搭档

2008年汶川地震,为了能为灾区做点什么,魏奕找到市红十字会当起了志愿者。从此,她便是这里的常客,把许多精力投入到公益活动中。廖骥从开始默默地支持她的行动,到也走进志愿者的队伍。于是夫妻俩常常形影不离地出现在一次次志愿服务活动的现场。

每次市红十字会组织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他们总是结伴参加。为了能帮助更多留守儿童,他们和多个孩子结成了帮扶对子长期帮扶,还发动自己学校的孩子捐赠课外书和学习用具近千件。

阜阳市颍上县王家玉孤儿院曾是市红十字会长期帮扶的志愿服务基地,魏奕是孩子们的“爱心妈妈”。当她第一次走进院里看到孩子们的生活状况时,便掏出身上仅有的600元钱叮嘱院长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当时她的工资一个月仅有一千多元。从此那里成了她最牵挂的地方,每年她都会跟随市红十字会去看望孩子们,给孩子带去各种各样的礼物,孩子们都喜欢这个温柔美丽的淮南“妈妈”。凤台县一家先天性心脏病的三胞胎小姐妹,也成了他们的牵挂,每次去看望,廖骥、魏奕都准备大包小包的礼物。他们多次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向贫困地区儿童捐赠爱心包裹,孩子们寄来的明信片是他们最珍贵的礼物。

在他们的带动下,身边的亲朋好友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他们的学生更是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的教育,像他们敬爱的老师一样热心公益。(本文文字、图片由市红十字会提供)

图:魏奕和廖骥夫妇在现场教学应急救护

新闻推荐

开展综合演练 安全常抓不懈 ——2017年省级抗震救灾综合演练掠影

危楼救援。危化品抢险。直升机救援。抢救伤员。抗震救灾现场。卫生防疫。本报记者古良驹张忠苹文/图昨(9)日,“5·12”汶川特大地震九周年和第九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四川省眉山市举行201...

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汶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