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距离1800多公里因地震结下的缘九年来从未中断

德阳晚报 2017-05-12 10:26 大字

潘小波2010年时在绵竹与李欣雨合影。

图据《扬州晚报》

李欣雨(大图右一),在校园里平静地学习生活。

5月10日上午10点15分,正是德阳五中旌湖校区大课间的时间,因为当天学校有年级考试,所以没有举行课间操。趁着闲时,高一19班的李欣雨和好友谢怡一人带着一本小说躲到操场的角落,无人打扰地看了半个小时,直至上课铃响才回到教室。

李欣雨是绵竹市九龙镇人,16岁的她正值花季。9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在不少人身上留下了印记,她也不例外,在地震中失去了右手。当时才7岁的她刚上小学一年级,但却在妈妈的引导下很快学会了左手写字、洗衣,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住校,渐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那时,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和无数爱心人士的捐钱捐物向地震灾区纷至沓来。李欣雨在这股“爱心大潮”中也成为受助对象之一,并结识了3位来自江苏扬州的爱心人士。

“5·12”汶川特大地震至今已整整9周年,3位扬州爱心人士与李欣雨在地震后结下的缘,历经9年时间、1800多公里的距离,一直维系至今。

爱心人士被她的坚强感动

采访地点定在学校,上学期间的李欣雨穿着校服、戴着近视眼镜,长相清秀,说话时轻声细语,略带羞涩。当谈起几位资助人时,李欣雨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初见面时的紧张和羞涩逐渐淡去。

李欣雨告诉记者,她与3位爱心人士结缘的“场景”不尽相同,最为“周折”的便是与扬州民警潘小波的相识。

2009年,在九龙学校上学的李欣雨收到一份匿名警察的信以及5000元的汇款。那时,单纯的李欣雨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给《扬州晚报》写了一封“求助信”,希望他们能帮忙找到这位热心的“警察叔叔”。

这位匿名警察在信中称,开学那段时间,从《扬州晚报》了解到李欣雨的生活学习情况,她的乐观、向上、坚强、自立的品德感动了他和他的同事。这名警察还在信中说,他30多岁,是扬州市460多万人民中的一员,是数千名扬州公安民警中的一员,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事情来帮助李欣雨和她的同学。

就这样,几经周折,李欣雨终于找到写信之人——当时在扬州公安局广陵分局文峰派出所上班的民警潘小波,双方也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结下了缘份。“我是在媒体报道上关注到她的,她的坚强深深打动了我。”说起这段往事,如今已在另一个派出所任副所长职务的潘小波仍历历在目。

采访中,李欣雨的母亲曾多次提及2位爱心人士,一位姓申的女士和一位姓朱的先生,他们也来自扬州。

“地震后我们进行了捐款捐物,后来收到扬州媒体的邀请,跟着爱心团队来到绵竹九龙,去看看灾区是否需要更多的帮助。”10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资助人之一的朱家青,谈及对李欣雨资助的原因,朱家青感慨地说:“第一次到她家时,发现这家人真的很困难,家里除了床基本没什么家具了,那孩子就趴在床上用左手写字、做作业。”这一幕让朱家青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回到扬州后,他决定每个月资助李欣雨1000元生活费,直至她完成学业。

虽然初次和申女士相识是通过政府部门,但李欣雨母亲非常感谢这位爱心人士一直以来的帮助。“申姐虽然没有固定地打资助款,但她逢年过节或娃儿生日、开学时都会封个红包,还经常在电话中了解娃娃的学习、生活情况。”李欣雨母亲亲切地称呼申女士为“申姐”,她告诉记者,“申姐”一直以来都很关心自己的女儿,不仅仅是物资帮助,更多的是成长路上的关爱。但为人低调的申女士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却坦言:“这都是应该的,没必要让众人皆知”。

他们让“亲情”持续下去

与3位爱心人士相识后,缘分并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去,经过一段漫长的岁月后,他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像“亲人”。9年间,彼此时常联系,有时是一个电话,有时发一条短信。

李欣雨告诉记者,在她六年级毕业时,还曾跟着妈妈去扬州“旅游”,分别和几位资助人一起吃饭、见面,游了瘦西湖、个园、何园。虽然那次见面的不少场景李欣雨已记不太清了,但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潘叔叔一家对她都特别热情。

“他的父母特别慈祥,对我很好,就连他儿子对我也特别热情。”说起这些事,李欣雨捂着嘴高兴地笑了起来。潘小波也说,自己的儿子特别喜欢这位姐姐。这几年间,潘小波一直在陆陆续续资助李欣雨,他的妻子也时常会买些衣服给李欣雨寄过去,如今每逢过年过节,双方都会互通电话或聊微信,互送祝福。

前不久,潘小波还和李欣雨的母亲商量,希望这个暑假能带着李欣雨重游扬州,到时他也带着孩子到苏州、无锡等周边城市去逛逛。他和朱家青还都提及,希望明年“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之际,能有机会再次来到绵竹九龙,看看李欣雨,也看看灾区的新变化、新面貌。

“他们的关心帮助我一直感恩在心,只有努力学习去回报他们。”李欣雨初中时就被德阳五中录取,成绩一直不错,班主任寇老师对她称赞有加。她说,自己的梦想是去厦门大学完成学业,虽然自己的成绩与这所大学还稍有差距,但她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这也是对爱心人士的回报。

李欣雨坦言,3位爱心人士因为爱和她从陌生人变成“亲人”,虽然这些爱对她来说偶尔也会伴着压力,但让她更多地感受到的是温暖。

文/本报记者 王珊珊 图/本报记者 毛健

新闻推荐

汶川1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28.48亿元

(卢国彤记者庄媛)5月9日,阿坝州汶川县举行了2017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包括汶川县鹞子山森林公园式医养基地项目在内的15个项目在汶川县城市棚户区综合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地举行。汶川...

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