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伍松乔散文: 良知在场的热血书写

四川政协报 2017-04-08 15:24 大字

■蒋 涌

伍松乔的散文每每给人留下一见如故、一读难忘的深刻印象,其作品几乎都凸显积极“入世”的鲜明特征,绝不短缺观察在场、思考在场、道义在场、承担在场的审视眼光和道德勇气,其文本凸显不可磨灭的文字经营的才能和热血书写的锋芒。在文汇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伍松乔两部散文选集《没有眼睛的府南河》《十字岭,识字岭》面世之际,重读这位不事张扬的作家的作品,读者会别有一番感受。

有大家气象、传世本钱、能征服人心的作家,在笔者看来,需要“四位一体”,即文德、文胆、文识、文才互相照应,缺一不可。就笔者多年的阅读经验看来,大多数散文作家,并不完全具备这四大要素,相当部分人的书写是“自我感觉良好”,社会认同度则常常事与愿违,而其最终的托词是自己是“阳春白雪”,读者是“下里巴人”,或者归咎于“文人相轻”。相比之下,伍松乔的散文并非“四大皆空”,恰是“四大皆有”,注定会发出不凡之声,留下不俗之笔。

伍松乔的散文兼具“大众书写”和“小众读物”两大特色。所谓“大众书写”,是指他从不卖弄辞藻,文句简练结实,行文晓畅易懂;所谓“小众读物”,在于他功底深厚,见识深透,经得起专家学者推敲、挑剔。他的散文,可以称之为“通识散文”,它打通了古与今、中与外,政治与经济、文化、文学、哲学、民俗等诸多门类的壁垒,其行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跨越了文学与上述诸多学科间的沟壑,灵活运用了小说、散文、新闻、政论等诸多文体的表现技巧,形成了一种思绪触类旁通、阅读元素丰美的特殊文质。

从伍松乔散文的具体篇章而言,读者仔细阅读,悉心寻思,不难发现作家一向苦心经营文章,从来把作文视作“千古事”(这在今天已经罕见了),绝不草率动笔,轻易出手。他文章布局与结构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点”“线”“面”三者齐备。所谓“点”,有自己过人的独见;所谓“线”,文字演绎有行文章法,有清晰的逻辑思路;所谓“面”,是把文章置于社会大环境、时代大背景下去谋篇布局,为时而著。此种近乎苛刻的标尺,伍松乔是“三者不乏”的齐备,这或为他的文字总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让人俯而读、仰而思,总能有所获的章法秘籍。他的写“常”散文,经得住异“常”眼光的挑剔,经得起岁月冲淘。

伍松乔文章中气韵恢弘的大气象与使人着迷的小气候,有文本佐证。获得中国新闻奖(副刊类)的《幸好康熙没有“再活五百年”》,作者从国人一度引以为荣的“康乾盛世”说起,以入木三分的笔力剖析了潜伏在繁荣表层下的深度危机,那以公民意识和开明眼光审视皇权的文字,句句切中要害:

如果说康、雍、乾君主对世界一无所知,那不是事实。要害在于以“我大清”为核心,自欺欺人,如马克思所言:“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人为首先是君为,三位皇帝都受过不少西方人的礼物,包括极有价值的天体仪、地球仪、各式自来火炮、西洋船模型、望远镜等,却只被他们作为“贡品”把玩收藏,未能跨出宫廷半步。通商也有,却如乾隆的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无非是一种政治上的“怀柔”。当西方壮大,不安分起来,皇帝焦虑了。康熙初年一度开放过海禁,康熙五年即“永行停止”,终于形成了将西洋“夷狄”拒之门外实则关门锁国的基本国策……派生出形形色色的灾难。

《十字岭,识字岭》一文中,作者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两位诚笃博学却“欲罢不能或欲干不能”的恩师林孝可、钟贞伟,他们分别为个人“历史问题”和家庭“成分问题”,被亵渎被剥夺了师道尊严,尽管他们都备受学生喜爱、尊敬,其人生命运却是防不胜防的多旋流,多波折,乃至报国无门、求生无路。此文,全篇几近无一赘字,既力透纸背又分寸恰好,他如是介绍林孝可老师:

留在我眼里挥之不去的,倒只是这么两件小事:一是他被“掀”出来之初,立正低头“请罪”时,我们班的位置在会场前边,我发现林老师的腿老在颤动,仔细一看,他竟是用脚尖在地上画三角形和圆形,画了又擦,擦了又画,重复不断。还有就是,“革命”浪潮已经疲软,“牛鬼蛇神”队伍日渐庞大以致管理松懈后,他背着个竹背篼,手握一根铁丝钎子,四下搜索那些落地的枯叶作燃料,发现目标,便作瞄准态,然后极认真极精确地戳将下去……

如果说,伍松乔用精短纯熟的文字写透了沦落为“打倒”对象的林孝可老师辛酸、无奈的处境与旷达、泰然的天性,那么,对另一位老师钟贞伟则是寒气透心的无言唏嘘:

钟老师没有幸运成为林老师那样的“牛鬼蛇神”,因为他并非正式教师,只是“代课”的,运动之前便被清退了。回乡之后他靠拉板板车(人力架车)为生,因为家在学校不远,免不了要穿校而过。有一回,全校在大操场上集合,他拉着板车来了,光天化日,众目睽睽,曾经的学生们神情各异。钟老师似乎踌躇了一下,随即埋下头,匆匆加快了脚步。这几分光阴在自己的生物钟里漫长难熬得可怕,我被一种难以表述的复杂情感冲击,不愿看。抬头时,他已隐没在远处马路的坡坎曲折之中。

或许,置于百年时空来考量,伍松乔的写作别有意义,更有价值。回到写作的原点或终点,并对写作及其意义予以躬身自问的深度反思,这实在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大问题”。伍氏作品值得咀嚼,它能给读者带来醍醐灌顶的深刻启示。

如今,伍松乔是一个退而不休依然忙忙碌碌、神采飞扬的文化在场者、耕耘者。他参与撰写了《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全记录》(被英国国家图书馆大不列颠图书馆收藏)等“5·12”系列图书、纪录片的文稿,编辑了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著名现代文学家艾芜全部文稿的19卷《艾芜全集》,参与策划、整理了四川旨在续接文脉、钩沉文化的诸多项目。与此同时,个人写作也进入了一个自由而快乐的高潮期,其十多部专著,近一半是在这期间接踵推出的。

伍松乔以“书生”之身“入世”,他是见证、记录和讲述历史沧桑事序和人间悲欢场景的“在场者”,他的“留名”亦非“小我”,其散文具有特征鲜明的辨识度,不仅鲜亮眼际,更震撼心灵。它们或若秀林,或若碑阙,已成不可遮蔽、不容小视的“大观”,这边独好的风景。这,既是伍松乔个人之幸,也是桑梓之幸、文苑之幸,更是读者之幸!

新闻推荐

汶川师生清明祭奠“5·12”遇难同胞和英烈

四川经济日报讯(史付莉陈贞燕记者庄媛)清明节期间,汶川映秀小学343名师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举行了祭祀活动,祭奠遇难同胞和革命英烈。在庄严的《国际歌》中,全体师生面对公墓深深鞠躬...

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