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汶川:全域旅游催生县域经济新支点

四川经济日报 2017-01-16 00:00 大字

汶川县水磨镇具有川西风格的老人村,羌藏特色浓郁,是以“古镇游”为特色的旅游经济村。每逢假日,商旅云集,游客摩肩擦踵,住在老人村禅寿老街的群众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而老人村更是成为了当地的一处旅游地标,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

年旅游总收入

达.亿元

老人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只是汶川县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汶川全力推进全域旅游,以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按照“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总体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先导”“旅游带动”“旅游强县”战略,加快推进旅游业由短程过境地向全域旅游转变,使旅游成为改善经济民生的重要途径。

在坚持生态旅游强县发展理念的同时,该县在全域旅游和特色旅游上做“文章”,使旅游产业形成新的经济支撑点、增长点。年该县共接纳游客达.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亿元,分别完成州定目标任务的.%和.3%。与此同时,与旅游相关的重点项目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顺利推进,按照“”重点任务要求,促进生态康养、大爱文化、藏羌民俗体验三基地项目建设也在顺利推进中。其中生态康养基地建设实施项目个,大爱文化基地建设实施项目5个,藏羌民俗体验基地建设实施项目个。

“依托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康养旅游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汶川县旅游发展局负责人如是说。

围绕“三大目标”

发展全域旅游、特色旅游

森林、山水、生态和人文之美,使汶川成为养生保健、休憩旅游的理想之地。围绕建设“生态产品基地县、生态旅游强县、生态文明示范县”三大目标,汶川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特色旅游。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并先后打造了包括映秀地震遗址、三江生态风景旅游区、水磨古镇在内的1个AAAAA级汶川特别旅游区,包括绵 、威州、龙溪在内的1个AAAA级旅游区和包括克枯、雁门等余个集休闲、餐饮、观赏为一体的旅游村庄。同时,农家休闲屋、旅游精品线路也得到大规模开发。

来自汶川县旅游部门的数据表明,近几年,通过以政府为主导、农户为主体,独特的地理气候为条件、市场需求为指导的模式,汶川甜樱桃种植总面积达2.3万余亩,猕猴桃达3万亩、核桃达6.8万亩、青红脆李达1.5万亩……呈现财政增收,农业增效,农户受益的“三赢”局面。

“旅游是个新引擎,相关产业不发展都难。”汶川县旅游发展局局长周光辉表示,下一步,县旅游部门将继续以“阳光谷地·熊猫家园·康养汶川”为主题,按照“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发展思路,在开发旅游精品、加强旅游营销、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在汶川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各项产业良性互动、互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同时,顺应旅游常态化、消费多元化、供给精准化的旅游发展新趋势,立足“生态、业态、文态”融合主题,写好“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联动文章,在抓好旅游产业宏观布局的同时,坚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使一个个微景连成一道道风景,形成一片片风光,不断优化旅游的品质,带活全域旅游,在新一轮旅游发展中抢占先机。

杨光富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媛

新闻推荐

汶川县获评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先进县”

四川经济日报讯(伍排勇记者庄媛)记者从汶川县委宣传部获悉,省统计局近日通报2015年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结果,汶川县榜上有名,成为继西昌市、会理县后排名第三的少数民族地区“先进县”。据汶川县统...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