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高屯子:深谷高山间的寻羌之旅

四川日报 2013-12-27 14:16 大字

近日,摄影家高屯子的摄影集《羌在深谷高山》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并在成都宽窄巷子举行首发式。在这部摄影集中,图片、文字和影像相互配合,全景记录了生活在川西北高山河谷中的羌族同胞的震后生活。收录其中的作品,明年将走出国门,在巴黎、纽约、东京等地巡回展出。

□本报记者 余如波

地震引发创作念头

身着蓝布长衫,头戴猛兽帽,腰挂瑞兽角,左手持羊皮鼓,右手拿响铃,向远方极目眺望……定格在《羌在深谷高山》封面上的这位释比,瞬间抓住了记者的眼球。

《羌在深谷高山》摄影集分“夕格羌人的第五次迁徙”、“羌在深谷高山”和“最后的释比”3部分,以正方形、黑白色的构图,展现汶川大地震后羌族同胞劳作、休闲、祭祀、迁徙等日常生活画面。

高屯子生长于松潘,他与摄影的缘分,从20多年前开始。1995年,32岁的高屯子在四川美术馆举办《高原风·朝圣之路》摄影展,轰动一时。之后,还拍摄了九寨沟、黄龙、若尔盖大草原等主题的风光画册。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高屯子乘坐成都空军陆航团的直升机去震中映秀至理县段的岷江河谷航拍,发现曾无数次经过的山路、桥梁、村庄、小镇遭受的破坏超乎自己想象。他觉得自己应该走进这些深谷高山,到羌寨中倾听村民的心声。

2009年春节前夕,高屯子与羌族诗人羊子、摄影师旺甲和严木初一道,来到汶川县龙溪乡夕格羌寨,开始《羌在深谷高山》的拍摄之旅。这段旅途,在深谷高山与现代都市之间来回往复,一走便是近5年。

“三位一体”的呈现

《羌在深谷高山》全书收录了近200张图片,每张都有文字与之对应,累计达10万字。旺甲和严木初,则配合高屯子拍摄纪录片。在著名摄影家、清华美院副教授冯建国看来,《羌在深谷高山》最大的特点,是图像、文字和影像的“三位一体”。

这种特质源于高屯子的多年积淀。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阿坝日报》文艺副刊担任编辑的高屯子,业余从事文学创作,积累了深厚的文字功底。2000年,他到成都办起一家文化创意工作室,先后完成春熙路锦华馆-正科甲巷、水井坊文化产业区等项目的策划、设计。2004年,正值工作室红红火火时,他扔下手中的生意,跑到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电影导演两年,并拍摄了《红鸟》、《朝圣之路》等多部纪录片。

有着文学、摄影、导演三种经历的积淀,高屯子拍摄《羌在深谷高山》时,不仅用镜头和文字反映羌族的民俗文化,也记录拍摄背后的故事,还有自己对一些现象的思考。

2009年农历正月初一,刚到夕格不久的高屯子与数十位村民围在杨永顺家的火塘边,兴致勃勃地讨论“哪样东西对全人类的伤害最大”。有人认为是原子弹,有人觉得是农药,麻将、汽车、金钱、电视机等等,也被大家逐一批判。这一场景出现在《羌在深谷高山》中,取名为“火塘论坛”,两张图片对应的文字记述长达整整9页。

现实与理想叠化的影像

在此之前,高屯子已经出版15本摄影作品集。然而在他看来,以前拍摄的那些风光画册,尽管带来了商业上的成功,却没有真正体现出自己的艺术理念。“《羌在深谷高山》才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因为它是现实与理想在心中叠化而成的影像。”

这些图文,没有着意的审美倾向,没有预设的价值判断,高屯子觉得,这就是他自己的语言。2009年8月,夕格羌寨释比杨贵生、杨永顺父子受邀前往香港参加民族文化推广活动。看电视两人知道香港有个著名的时代广场,要求高屯子带他们去,结果两人非常失望:所谓的广场,不过和夕格的耕地差不多,巴掌大一块。在表演羊皮鼓舞之前,父子俩一般要用柴火把皮鼓烘烤一下,才能保证其很好的音色。但是由于他们下榻的酒店里没有柴火,只好拿微弱的电灯取而代之,最终鼓面只能发出喑哑的声音。“我所展现的是苍茫时空背景下,汶川大地震之后,在那些尚存一丝历史余温和乡土气息的村寨里,敬天法祖、耕种劳作的羌人。”高屯子说。2009年4月,高屯子来到汶川县萝卜寨,恰逢释比王明杰头戴皮帽、手持羊皮鼓、脚踩禹步,背对苍茫深远的岷江河谷,在山间平地上表演释比舞。当王明杰做出俯身击鼓的动作时,高屯子请他稍加停顿,将这一瞬间永久定格。“虽然是某种程度上的摆拍,但我觉得他能代表我心目中历尽艰难、仍坚韧不屈的羌人形象。”

今年11月,著名历史学、人类学者王明珂的《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再版。征得好友高屯子同意后,将王明杰俯身击鼓的照片选为封面图片。

新闻推荐

汶川地震中受损林地恢复7成

本报讯(史付莉记者松涛)7月2日,吃过午饭,王大爷和往常一样来到绿树成荫的汶川县威州镇堡子关散步。“地震造成堡子关滑坡、坍塌、坠石等多种地质灾害,但政府快速恢复植被、形成特色景观,如今这里成了市...

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汶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