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庞峰伟本报记者裴蕾强省兴文几代躬耕书竹帛调朱染翠六

四川日报 2012-08-10 18:08 大字

□庞峰伟 本报记者 裴蕾

“强省兴文几代躬耕书竹帛,调朱染翠六旬同庆著丹书”,这是四川省著名书法家刘奇晋为四川日报创刊60周年特地创作的对联,饱含深情的笔墨表达了书法家的祝福之意。

即将开幕的“川报60周年——我最喜爱的书画作品”中国现代川籍书画名家精品展,不仅将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四川书画家的艺术造诣,还搭起一座艺术与慈善的桥梁,而书法家的慈爱之心,也在活动筹备期间不断涌现。

爱心涌动书法家积极捐赠作品

“川报60周年——我最喜爱的书画作品”中国现代川籍书画名家精品展筹备期间,省内众多书法名家积极要求参展,张景岳、刘奇晋、蒲宏湘、戴跃等书法家还特别为华西圆梦基金捐出画作,关爱留守儿童之心令人感动。

笔墨,不仅是书法家们表现艺术的手段,也是他们为慈善献爱心的重要方式。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这是诗人李白表达眷恋故乡之情的名作 《听蜀僧濬弹琴》,经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戴跃和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徐德松分别用草书和隶书极具表现力的演绎后,飘逸奔放,让人赏心悦目。这两幅书法大作,将捐赠给“华西圆梦基金”,用于资助全川留守儿童。

在即将参展和捐赠的作品中,还有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新德写就的6尺横披“厚德载物”,也有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林峤创作的草书6尺条幅李白诗《独坐敬亭山》;有著名书法家张景岳草书六尺横披韦庄诗一首,也有著名书法家蒲宏湘4尺单条李白诗《沐浴子》……这一幅幅令人神思飞扬的精品力作,满载着书法家们对四川日报60周年的庆贺和对公益事业的支持。

热心公益只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书法家们热心参加公益,这并不是首次。据徐德松介绍,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就积极进行义捐,有的还主动捐钱,都竭尽所能为灾区贡献力量。这几年,书法家们一直惦念着灾区人民,去年12月,省书协的10多位著名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何应辉带领下,深入震后重建的汶川县水磨古镇万年台广场为汶川父老乡亲免费书写春联。“因为这是我们的家乡”,徐德松说,对家乡四川发自内心的热爱是书法家们一直积极参加公益的重要原因。

在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交接给四川日报的作品中,有一副是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何开鑫创作的草书八尺自作诗一首,“震灾堪可忆,三年频惊心。狂飙乱阡陌,悲歌淹乾坤。挺胸扛大难,举国助苍生。四川更美丽,河岳犹铭恩。”豪迈遒劲的笔墨,体现着书法家对家乡更美丽的由衷赞叹。

何开鑫告诉记者,这是他数次深入灾区采风后的真实感怀,“短短几年间,灾区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建设得更加美丽,我深深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在何开鑫看来,作为艺术家,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要为更美丽的四川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这几年,他为地震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捐赠过很多作品,“艺术家在进行这些创作时可以说是饱含深情,眼含热泪”,何开鑫说,参加公益活动,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小我之爱,终汇聚成大爱,书法家们的爱心在川报60周年 “寿辰”来临之际不断涌动。

新闻推荐

羌历新年 阿坝羌乡欢声笑语

本报讯(伍排勇张建王明军记者松涛朱丽文/图)11月14日,阿坝羌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度羌历新年。在汶川县水磨镇,上午10时,在羌族的咂酒开坛仪式和释比老人的新年祝福声中,水磨镇庆祝羌历新年活动揭幕。《盛...

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