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县四举措深化人才“一家十室”建设

阿坝日报 2019-01-29 10:56 大字

本报讯(记者 袁娜)近年来,松潘县在深入实施人才振兴工程中,针对人才“难引难留”问题,积极探索人才工作室“1+3+x”模式,挖掘本地人才资源,采取四项举措深化人才工作室建设,聚集本土人才力量,搭建人才投身全县“一城两心三地”建设舞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立足本土需求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大力实施人才工作室成员本土化工程,突出非遗传承、产业发展、教育、卫生等急需紧缺人才需求,以人才之家为统领,建成基础教育名师工作室、高原现代畜牧业研究推广、土琵琶研究传承等11个人才工作室,采取1名带头人领办,3名技术骨干协同、聚集若干名后备人才的工作室“1+3+x”模式强化本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一家十室”平台培育、聚集、孵化本土人才,吸纳各领域各层级本土优秀人才300余人。

突出非遗传承培养乡土文化新型人才。人才之家会同宣传、文化、旅游、教育等行业主管部门,先后组织松潘中学、城关小学等本地学校开展羌族多声部研究传承、土琵琶研究传承活动,强化“校室合作”,让乡土文化教育进校园,开阔学生视野,建立从小学到高中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人才工作室提供后续人才发展保障。羌族多声部研究传承人才工作室通过“走出去”到上海音乐学院等高等院校学习授课,聘请高校专家“走进”人才工作室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形式,培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人,传承羌语歌曲200多首。

强化活动载体发挥人才工作室作用。土琵琶研究传承人才工作室参加港澳珠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庆祝演出,创作《文明旅游》《歌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松潘》等本土歌舞节目,并会同羌族多声部研究传承人才工作室参加松潘县“两会”汇报表演、公益性活动演出等;高原现代农牧业研究推广人才工作室定期向广大农牧民传授中药材种植技术,坚持试点推广本地适宜种植项目;高原现代畜牧业研究推广人才工作室累计培训农牧民3250人次、发放科技资料1100余份。基础教育名师工作室加强课题研究,完成《依托回族传统习俗培养民族地区小学生优秀品质和传承意识的策略研究》《民族地区小学语文中高段课堂微写作的策略研究》等4个州县级重点课题研究,编写了地方教材《古城松州,多彩民族》。

强化管理形成工作室激励约束机制。制定人才工作室管理办法,将工作室建设纳入人才工作目标考核,明确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监管,细化和量化工作任务,加强工作指导,组织人才工作室开展每季度一次的述职,建立经费补贴制度,对年度工作开展较好并通过考核的工作室给予5000元-10000元经费支持,对工作开展不好的工作室采取约谈行业主管部门等方式进行整顿,力促其开展好工作并发挥应有作用。

新闻推荐

松潘县川主寺镇举办 “不忘初心、感恩奋进”迎春晚会

为扎实开展“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1月23日,松潘县川主寺镇举办了“不忘初心、感恩奋进”迎春晚...

松潘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松潘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