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建者 说

江淮晨报 2018-05-10 02:50 大字

用“天府杯”告慰逝去至亲

如今在松潘镇著名景区川主寺旁,松潘县川主寺镇游客服务中心为来这里游客提供着引导、服务、解说、集散及游憩等服务。作为松潘灾后重建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目标的标志性建设项目,这是安徽省审计厅投资审计中心主任芮黄顺在松潘援建工作中的得意作品。

2009年7月份,芮黄顺来到松潘,尽管在省援建办资金保障组工作,但是建设管理出身的他,参加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游客服务中心的项目。从一砖一瓦到内饰装修,芮黄顺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游客中心在一点点建成。

然而,2010年8月5日,正在工作的芮黄顺忽然接到姐姐的电话,得知自己的养父已经病危。然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芮黄顺,无法离开工作岗位,本想着如果养父转危为安,第二天就赶往合肥,但是两个小时后,养父再也没有等到芮黄顺回来。

“从小是养父把我抚养长大,在这边最困难的时候,养父身上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然而我却没能送他最后一程。”芮黄顺告诉记者,在同事面前他忍住了泪水,于是爬到附近最高的山顶上,嚎啕大哭,并且朝着安徽的方向,给养父磕了三个头。

最终,芮黄顺牵头的松潘县川主寺镇游客服务中心,在2011年拿下四川省建筑行业建设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天府杯”金奖,他觉得这是对养父最好的告慰。

留下一支“撤不走”的医疗队

作为第二批赶往松潘的重建医疗队队长,中国科大附一院消化内科主任王巧民对刚到松潘时的景象,仍然记忆犹新。

驻扎到松潘县人民医院后,这里落后的医疗状况让王巧民等医疗专家们大感意外。她告诉记者,松潘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甚至达不上合肥普通的乡镇卫生院的水平,“当时许多村民得了病,不会第一时间去医院,而是自己上山采药治病。”

不仅如此,松潘还极度缺乏医疗设备,因此,医疗专家们只能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开展治疗工作。

医生们积极组织开展新技术、新疗法、新项目。如心脏和外血管彩超检查,电子胃镜和无痛胃镜技术,腹膜外剖宫产术、产钳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技术、晚孕引产术、经鼻气管插管全床……一个个首次在松潘县开展的医疗技术,填补了十多项医院空白。

当时有一个女孩遭遇车祸,导致手腕上多处动脉断裂,为了保护女孩手臂,骨科医生当即对她进行手术。没有血管组织阻断钳,医生们就用血管嵌套上胶管代替……就是在这样情况下,两名医疗队医生用了几个小时时间保住了女孩的手臂。精湛的手艺,征服了当地的村民。

此后,随着安徽医疗队的声名远播,原来越多的病人开始涌向松潘县人民医院。附近村的村民们一传十、十传百,甚至骑着马来到医院看病;听到医生们喝了当地钙量过高的水得了胆结石,有的村民不间断地运来山上的泉水……松潘人民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对安徽医疗队的感激。

王巧民告诉记者,为了改变当地医疗落后的状态,她们还通过“传、帮、带”传授医疗专业技术、帮助解决疑难问题。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妇产科、儿科、B超影像检查、麻醉科及护理等专业的新技术、新疗法,经过安徽医疗专家们的细心传授,部分项目能够独立开展。

尽管医疗队在援建工作结束后,离开了松潘,但是在她们的帮助下,提高了医院的诊疗水平,在松潘留下了一支“撤不走”的医疗队。

新闻推荐

松潘工食药监局 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

本报讯(廖泽元记者哈斯满)为加强农资市场监管,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广大农民买上放心农资商品,自4月10日起,松潘县工商质量和食药监局组织执法人员对小河、施家堡、黄龙等乡开展了农资专项检查。检查...

松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松潘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