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明朝蜀王们鲜为人知的故事(上)杨升庵眼中的蜀王:文教一方,贤王众多

华西都市报 2017-09-17 08:33 大字

明朝蜀王们鲜为人知的故事(上) 明三彩琉璃将军俑(蜀僖王朱友壎王陵出土文物)。明蜀王陵博物馆供图蜀王秘档系列报道10

在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今年推出的“推荐你心中的四川历史名人”活动中,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的胡开全先生,推荐了一个特殊的历史名人群体——明朝的3任蜀王(第一任蜀王朱椿、第七任蜀王朱申鑿、第九任蜀王朱让栩)。

胡开全说,在明朝200多年历史里,由于蜀王们多次向朝廷申请减免四川百姓的税赋负担,四川的社会和经济得到蓬勃发展。成都人印象中的少城、明远楼,四川各地的许多寺庙道观如石经寺的大雄宝殿等,以及众多的明蜀王陵,都是明蜀王们留下的遗迹。随着世界级孤品蜀王文集在日本被发掘出来,文集中展示出的蜀王形象,将重新改写人们对13任蜀王的认识。

蜀王文集显示,明朝状元、新都人杨慎(杨升庵)极力推崇的对象,就是蜀王一家人。他与蜀王交集甚多,曾撰写《祭蜀王文》和蜀成王的《长春竞辰稿·序》,盛赞历任蜀王“文教一方,藩屏中央,文集五部,贤王众多”。

那么,明朝的蜀王们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这一期和下一期,我们将给大家讲述除朱椿、朱悦邵火(注:上邵下火)(shào)外的其余11个蜀王的故事。

第二任·蜀靖王朱友堉

宅心仁厚,拥有政治智慧

按照正常的世系交接班,第一任蜀王朱椿死后,将由世子(太子是皇帝的接班人,世子是亲王的接班人。像太子一样,世子也需要事先册立)朱悦燫(lián)接班。

但朱悦燫命薄,没等到接班那天。永乐7年(1409),朱悦燫突然病逝,年仅22岁(虚岁)。

朱悦燫有3个儿子:大儿子朱友堉(yù)、二儿子朱友坿、三儿子朱友壎。伤心欲绝的朱椿把嫡长孙朱友堉立为世孙,作为接班人。

朱友堉生于永乐4年(1406),父亲朱悦燫死时才4岁。

永乐21年(1423),朱椿去世。第二年,19岁的朱友堉袭封蜀王。宣德6年(1431),26岁的朱友堉去世,在位7年,谥号“靖”,即蜀靖王。

朱友堉在位期间,恪守祖训,政治上识大局,军事上保安宁,经济上抓民生,在史册上留下诸多痕迹。其言其行,堪称贤明。

朱椿把长孙立为接班人,引起二儿子朱悦爠(qú)的不满。朱悦爠认为,应该是他接班,遂“密谋夺嫡”。

朱悦爠的小动作引起朱椿的警觉,刚好碰到朱悦爠犯错,朱椿趁机大打朱悦爠100板子,还准备把他押送朝廷处置。

宅心仁厚的朱友堉多次向爷爷求情,请求饶过二叔,朱悦爠才得以躲过一劫。但朱悦爠毫不感恩,也不醒悔。

朱椿死后,朱友堉刚好不在蜀王府,而是在去北京的路上。朱悦爠趁机偷盗王府的钱财,朱友堉回来后对他既往不咎。

宣德2年(1427)秋七月,朱友堉上奏朝廷说:“昨再奉敕调军剿捕松潘叛寇,已委指挥李瓘等官领兵四千往松潘听征。”

朝廷当时对松潘用兵,兵力吃紧。朱友堉收到朝廷敕令后,把蜀王府的护卫官兵分拨4000人马前往松潘增援。

四川省社科院陈世松研究员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推测当时蜀王府的护卫军有14700人。朱友堉分拨4000人去增援战事,接近护卫军的三分之一。

从建文帝朱允炆起,其后的皇帝包括明成祖朱棣等,都在削藩。减少王府护卫军,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

虽然朝廷没有对蜀王府明确要求削减护卫军,但朱友堉的头脑是清醒的,而且他也拥有政治智慧,识大体。

宣德6年六月,朱友堉主动上奏朝廷说,成都蜀王府的三大护卫军,现在只需要把左护卫军留下来就行了,请求把中、右二护卫军归还朝廷。

明宣宗朱瞻基对朱友堉的举动很是满意,“嘉其能省,纳从之。”

接着,朱友堉又上奏说,四川经济发展迅速,但缺少有管理才干的官员和有专业技术的匠人,希望朝廷能调补相关人才到四川。对此,朱瞻基“皆从之”。

可惜的是,应该还能有更大作为的朱友堉,在26岁时戛然停止了人生。

朱友堉的王妃李氏,是蜀王府中护卫军千户李昇的女儿。朱友堉死后,李氏和朱友堉的侍姬黄氏都“自经以殉”。那时殉葬制度还没取消,帝王死后,他的女人基本上要殉葬以保名节。

第三任·蜀僖王朱友壎

宽厚仁德,思妃成疾早逝

朱友壎(同埙,xūn),《明史》中记为朱友土黨(注:左土右黨

)。1979年,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发掘他的王陵,从《大明蜀僖王圹志》上才明确他的名字是朱友壎,《明史》所记有误。

朱悦燫去世那年,朱友壎才出生,名字都还没取好。在朱悦燫的圹志中,只记载了朱友堉、朱友坿两个儿子的名字。

永乐22年(1424),朱友壎被封为罗江郡王。一般说来,像他这样的郡王,基本上没希望能继承王位。

但在“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下,朱友壎被推上了蜀王的宝座。

蜀靖王朱友堉生前没有子嗣,“父死子继”无法实现,只得“兄终弟及”。但二弟朱友坿过早去世,只有三弟朱友壎健在,王冠落在了朱友壎头上。

宣德7年(1432),朱友壎进封为蜀王。不到两年,宣德9年(1434)六月,朱友壎病逝,享年26岁。谥号“僖”,即蜀僖王。

朱友壎得的是什么病?风寒。

《大明蜀僖王圹志》中说:“尝患风疾,既愈矣。”朱友壎曾得过风寒,后来治愈了,但宣德9年又犯了。

明宣宗朱瞻基得报后,立即派医生前往成都探视。一个月后,蜀王府奏报说朱友壎的病加重了。

朱瞻基又派太监昌盛和御医盛寅,快马加鞭前往成都。

盛寅,字启东,吴江人,是宫中非常有名的御用医生。朱瞻基派他给朱友壎看病,可见朱瞻基对朱友壎的重视。

结果,盛寅还在路上,就传来了朱友壎的讣告。朱瞻基听闻,极为震惊,停朝3天,派永康侯徐安去蜀王府祭悼。

在民间关于朱友壎的传说中,他复发风寒是因为王妃赵氏早逝,思妃成疾所致。

赵氏的父亲是新繁县训导赵弼,赵弼是当时著名的儒士,博学多识,尤其精通《周易》。赵氏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得到蜀王家族的认同,与朱友壎结为夫妻。

宣德2年(1427),赵氏被诰封为罗江王妃。第二年冬月二十九日,赵氏去世,享年20岁。朱友壎当上蜀王后,追封赵氏为蜀王妃。

朱友壎和赵氏虽然做夫妻的时间不长,但两人感情很好。赵氏在朱友壎心中的位置无人能及,朱友壎常常思念她,导致风寒复发而死。

朱友壎和赵氏的爱情故事,在民间广为传诵,由此还衍生了关于他们的一系列传说故事,如罗江王瞒姓、驿站试才、赵弼选婿、皇城选妃等。

朱友壎为人善良淳朴、品行端正、宽厚仁德、作风谨慎、言行循礼。《大明蜀僖王圹志》对他的评价是:“淳厚端淑,言动率礼,未尝有过。”

朱友壎在位不到2年,组织修缮蜀王府城墙,向朝廷申请将蜀藩宗室禄米部分折为现钞发放等。

第五任·蜀定王朱友垓

才华横溢,颇有朱椿风范

朱友壎在赵氏死后虽然又娶王氏为妃,但他直到去世也没有子嗣。

朱悦燫一系再也没有可以继承王位的男人了。王位由朱椿的五儿子保宁王朱悦邵火(注:上邵下火)继承,即蜀和王。此后的蜀王,都是他这一系的后裔。

天顺5年(1461)正月,蜀和王去世,享年65岁,在位近26年。蜀和王在位期间,“节俭守礼,称贤王。”

朱友垓(gāi)是蜀和王的嫡长子,生于永乐18年(1420),正统11年(1446)七月被封为世子。天顺7年(1463)三月,朱友垓袭封蜀王。同年,朱友垓去世,享年44岁,谥号“定”,即蜀定王。

明朝中期后,宗藩权力普遍受到削弱,朝廷只希望他们安享富贵,别的什么都不要过问。藩王们只能在诗书礼乐方面发挥所长。

朱友垓继承了爷爷朱椿“读书好善、近儒生、能文章”的特点,才华横溢,“绰有献王之风”,深受明英宗朱祁镇的赏识。

朱友垓读书好学、遵守礼法、擅做文章、工于诗词歌赋,还擅长草书。著有10卷《定园睿制集》。

2017年春节,胡开全远赴日本拍摄回的蜀王文集中,就有《定园睿制集》。

在《定园睿制集·序》中,朱友垓的儿子、蜀怀王朱申鈘(yǐ)回忆了朱友垓生前的相关情况。

朱申鈘说:“我先君定王居世府时,视膳之暇,入则秘阁阅书,出则经帷进讲,研精覃思,盖无虚日。”

这说明,朱友垓还在做世子时,平常要么看书,要么讲学,钻研学问,没有荒废时日。

胡开全研究《定园睿制集》后发现,尽管该集子有10卷,但由于朱友垓在位时间较短,关于王府管理方面的文章很少,主要是在做世子期间对时令节气、花草树木、外出所见地方和人员,有感而发所作。

朱友垓笃信佛教,他与父亲蜀和王都与石经寺住持楚山绍琦禅师交往深厚,留有互相唱和的诗篇。朱友垓去世后,楚山禅师为他大做法事。

《定园睿制集》第七卷,收录了朱友垓关于佛教思想的长篇大论《和永明寿禅师山居》。《石经寺楚山绍琦禅师语录》的思想,大致与朱友垓相通。

第六任·蜀怀王朱申鈘

刊印文集,首开蜀藩先河

朱友垓死后,嫡长子朱申鈘在天顺8年(1464)即位为蜀王。成化7年(1471),朱申鈘去世,享年22岁,谥号“怀”,即蜀怀王。

朱申鈘著有10卷《怀园睿制集》。他的弟弟、继任蜀王的朱申鑿(同凿,záo)在《怀园睿制集·序》中写道:“先兄怀王,天性仁孝而友,于之情尤笃。器度弘远,乐善嗜学,读经史过目即知义。王考最钟爱,及受道次,则为文咏诗,陶写情性,长篇短律,各臻极焉。其文也光,可以分奎壁;其诗也声,可以谐韶濩。止乎礼义,关乎世教,实足以鸣国家之盛。”

朱申鑿的话,当然有溢美之词。《宪宗实录》85卷记载了朱申鈘与四川官员之间的一段仇怨,显得朱申鈘无视法纪、仗势欺人。

成化6年(1470)十一月,朱申鈘上奏朝廷,状告四川按察使郭纪,说郭纪为政“酷暴”,从蜀王府端礼门过时不按规矩下轿,还责骂守门的千户等。郭纪由此被下狱。

朱申鈘状告郭纪是有深刻背景原因的。

此前,蜀王府护卫军有15个官兵,光天化日之下在闹市抢夺钱财被抓。

郭纪在审判中“杖而死者三人”,引发朱申鈘的怒气,故找茬状告郭纪。

不过,郭纪运气不错,正要“罪当杖,遇赦得释”。

尽管如此,朱申鈘在位期间还是做了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刊印《献园睿制集》和《定园睿制集》,开创蜀藩刊印文集的先河。

胡开全认为,从朱申鈘继位的时间和其自身的文集看,刊印先王文集,有重申献王家法、整肃王府秩序之意。

《怀园睿制集》中,朱申鈘对花草树木赋诗甚多,感情丰富且细腻精致,使得“昆虫草木之形态性理又昭著”。

对此,朱申鑿在《怀园睿制集·序》中感慨地说:“文辞乃游艺之一端也,先兄所存尤大。若天假之以年而奉守宗藩,翼戴帝室,俾邦国复邹鲁之风,仁贤儗间平之善。”

第七任·蜀惠王朱申鑿

好学能文,贤名远扬天下

朱申鈘死后,没有子嗣,他的弟弟、朱友垓的庶出三儿子朱申鑿继位。

朱申鑿,天顺3年(1459)六月十九日生,成化7年(1471)三月初一被封为通江郡王,成化8年(1472)四月晋封蜀王。

至此,朱申鑿为第七任蜀王。弘治6年(1493)七月,在位21年的朱申鑿去世,享年35岁,谥号“惠”,即蜀惠王。

1985年的一天,成都一个老人回家时路过一条小河沟,发现河沟上一块石板上刻有字迹。考古学家鉴定发现,这块石板是明蜀惠王朱申鑿的墓碑。

碑文上记载,当朝皇帝明孝宗朱祐樘惊闻朱申鑿去世的消息后,十分悲痛,停朝3天,太皇、太后以及在京的亲王们,专门祭奠他。

胡开全说,朱申鑿是明朝三大著名贤王之一,是蜀藩家教良好的典型代表。他“尤警敏,好文,敬礼名士”,“好学能文,亦善书”,博览群书,通古博今。

朱申鑿给后人留下了一部12卷的《惠园睿制集》。《惠园睿制集》由朱申鑿的儿子、蜀昭王朱宾瀚在弘治14年(1501)刊印并作序。

清朝嘉庆版《成都县志》记载说,朱申鑿“好学礼贤,书法最精”。

朱宾瀚在《惠园睿制集·序》中印证了这种评价:“嗣位多慱雅之贤,通国被文明之化,九重眷西土之光,奕世拜褒扬之典”,“犹刻意先贤书法,得临池佳趣,行草篆隶四家,殊清奇遒健。”

朱宾瀚还深情回忆了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性殊警敏,经书子史,究极无遗。讲诵恒至夜分,殆忘寝食。”

朱申鑿如此勤奋好学,他的侍臣很担心他会过劳成疾。

朱申鑿总是好言好语地回应说,不要担心我啦,我喜欢读书做学问,不会感到劳累的。

《全蜀艺文志》收录有朱申鑿写的《草书集韵·序》,他在里面写道:“予于国政之暇,必草书三五幅以畅其情,恒以淳化石刻、历代名臣法帖以效。”

《惠园睿制集》中的诗文显示,朱申凿平时对自己约束很多,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后人。在鼓励文教的同时,强调不能在经济上骚扰百姓。

《惠园睿制集》中,朱申鑿对蜀王府的建筑进行了功能划分,赋诗甚多。

朝廷对朱申鑿贤能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他明“大道”上。

如朱申鑿在《感兴十二首》中写道:“大明天理正人伦,都在宣尼鲁史文。万世准绳俱率旧,百王法度不图新。行其典礼通天地,立此纲常动鬼神。贼子乱臣知恐惧,是知绝笔为伤麟。”

朱申鑿的贤名,还体现在他在任上时颇有政声,德惠于民,慷慨拨银,赈灾恤荒。

《孝宗实录》23卷记载,弘治2年(1489),四川包括成都、重庆在内的八府五州闹灾荒。

朱申鑿把王府所属土地的“利息税司课程劝扣一年”,又从蜀王府借出谷种、银两,以应急用。

朱申鑿向明孝宗朱祐樘奏报说:“利银已废尽,第别发银五千两、谷五千石应用。”

在这次赈灾中,朱申鑿赈济饥民、流民达18万多户、近258万人。

朱祐樘闻听,下诏褒奖朱申鑿。

第八任·蜀昭王朱宾瀚

仁厚好儒,明孝宗赞其贤

朱申鑿死后,弘治7年(1494)十月,世子朱宾瀚继位。

朱宾瀚是朱申鑿的嫡长子,生于成化16年(1480),弘治4年(1491)十二月被封为世子。正德3年(1508),朱宾瀚去世,享年29岁,在位16年,谥号“昭”,即蜀昭王。

朱宾瀚在位期间,政绩卓著,“仁厚喜儒”,是明朝中期著名的贤王。

明孝宗朱祐樘常常在朝中称赞他的贤能,并亲赐朱宾瀚一首诗:“河间礼乐文风盛,江夏忠勤世业昌。异代岂能专美事,吾宗亦自有贤王。”

朱祐樘的诗中,颇有典故和渊源。

“河间”指的是西汉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哥哥、河间王刘德。刘德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王,不过问政治,投入毕生精力收集、整理、抢救先秦文化古籍。如今留传于世的《毛诗》《左传》,就是他的功劳。

同样,“江夏”是指唐朝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江夏王李道宗。李道宗是唐初重要的将领,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据说,远嫁松赞干布的文成公主,就是他的女儿。晚年,李道宗勤奋好学,敬慕贤士,贤名远扬。

朱祐樘认为,朱宾瀚像河间王一样尊儒重道,像江夏王一样忠诚勤勉。这样的评价,在当时是非常高的。

朱宾瀚死后,朱祐樘很是悲痛,“辍视朝三日,遣官谕祭,赐谥‘昭\’。太皇太后、皇太后及在京文武衙门,皆致祭焉。”

朱宾瀚的政绩,主要体现在对蜀藩宗室的管束和权利的争取上。

朱宾瀚在位时,蜀藩宗室人丁兴旺,他积极为宗人申请爵位和张罗婚丧嫁娶事宜。

他待人仁义宽厚,特别尊崇儒家思想,经常以礼仪教化宗人。

他还严格执行规定,要求宗室送葬出城前要向朝廷奏请,不得私自外出。

由于人口多,耗费大,食盐虽然有“岁三千引”,但还是不够用。

正德元年(1506),朱宾瀚上奏朝廷,希望蜀王府能自行到重庆、泸州一带采购食盐,让关卡放行。当时食盐是国家严管物品,私人不得擅自贩卖,否则就是违法。

对此,户部尚书韩文表示反对:这个口子一开,万一蜀王府的人勾结食盐私贩贩卖私盐,而关卡又不敢盘查,危害就很大了。明武宗朱厚照深以为然,拒绝了朱宾瀚的请求。

弘治13年(1500)七月,经朱宾瀚的请求,明孝宗朱祐樘赐给四川一部《大明一统志》,还有若干其他文化典籍。这促进了四川的文化发展,朱宾瀚功不可没。

朱宾瀚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和王妃刘氏的爱情。

刘氏是宁川卫(治所在成都)百户刘明的五女儿,“以贤淑择配”朱宾瀚。

弘治10年(1497),朱宾瀚与刘氏结婚。3年后,儿子朱让栩出生。

刘氏温柔和顺,端庄稳重。作为王妃,她还操持家务,常常亲自下厨为朱宾瀚做饭、做衣裳被褥。

朱宾瀚生病,刘氏寝食难安,茶不思、饭不想,一心伺候朱宾瀚。朱宾瀚病愈,她才恢复正常生活。

在刘氏的辅佐下,整个蜀王府秩序井然,整齐严肃。

朱宾瀚的昭王陵,是朱宾瀚与刘氏的合葬墓。从墓的建筑结构来看,造墓之初,就做好了夫妻同葬的安排。

正德16年(1521),刘氏去世。四川布政使派人打开昭王陵地宫,把刘氏与朱宾瀚合葬。

两人的墓室各自独立,中间隔着一道墙,墙的中间开了一扇门。据说,这是为了方便夫妻两人在阴间联系。可见他们生前相处和睦,感情深厚。 (未完待续)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黄勇

新闻推荐

松潘县牟尼沟风景区迎来了“8·8”九寨沟7.0级地震后成都奥特斯旅行社组织的首批国际旅游团

8月25日,松潘县牟尼沟风景区迎来了“8·8”九寨沟7.0级地震后成都奥特斯旅行社组织的首批国际旅游团。8月下旬以来,黄龙景区旅游市场已逐步回暖,通过国际旅游团黄龙—牟尼沟之旅活动,该景区已与各大...

松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松潘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