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户陈志军:脱贫有了新希望
■记者颜天杰
走进松潘县青云乡东山村,年仅15岁的陈友贵利用周末时间,忙着帮患病的父亲在山上放羊。
看着眼前的羊群,父亲陈志军心里难免感慨:“没想到帮人放了半辈子羊,还能拥有自己的羊群,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感谢各位领导干部对我的帮助,我有信心一定能摘掉‘穷帽子\’。”
去年8月,州教育局张玉芝放弃了原单位舒适的办公条件,凭着自己的一腔真情和一身使命,从城里走进农村生活,全身心投入到青云乡东山村“第一书记”的工作中。
刚刚到岗,急性子的张玉芝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挨家挨户进行入户调查,对全村进行摸底。“村民们听说从州上派来了‘第一书记\’,大家都很高兴,大事小情都会来跟我说,我也会一一记录下来,尽力为他们解决。”张玉芝说
在一次入户调查贫困工作中,张玉芝了解到村里贫困户陈志军家因为经济困难,他的大儿子已经辍学的情况后,这让原本在教育局工作的张玉芝心里很不好受。“孩子的教育是大问题,不能马虎。那么小的年纪就应该回到学校,接受应有的教育。”
张玉芝介绍,陈志军家里有7口人,患有骨结核和肺结核让他几乎丧失了劳动力,只能靠偶尔帮别人放羊维持生活。妻子也患有肺结核,家里种地的重担几乎落到了她一人身上。父母年事已高,三个孩子又都在读书,如何维持全家人的生计成为了陈志军夫妇最头疼的问题。
父母的辛苦,让已经懂事的大儿子陈友贵看在眼里,难受在心里。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在和家人商量之后,原本在上初中的陈友贵决定放弃自己的学业,在家捡菌子、挖虫草、贝母,四处打打零工挣钱,以便能够减轻家里的负担。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不论什么原因,他都应该去学校接受教育。”当时张玉芝便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让陈友贵回到学校读书。根据陈志军家里的实际情况,在去年实施的精准识别中,依照贫困程度把陈志军一家定为特别贫困户,并建档立卡,因户施策。
而这只是第一步。紧接着,张玉芝便联系了松潘县镇江关工业园区的负责人,成为陈志军家“一对一”帮扶责任人。在“亲戚”的帮助下,陈志军家破烂的房屋很快修葺好。“多亏了张书记四处替我们联系,我们一家人才能安心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陈志军告诉记者,现在不仅有了安稳的家,在党的扶贫政策帮助下,他家还搞起了养殖和种植业。
在张玉芝的帮助下,陈志军家的地里种了州教育局为其免费发放的良种土豆。“张书记不仅给我们到处联系种子,还为我们找好销路,让我什么都不愁。”陈志军告诉记者,他家有三亩土豆,一年至少可以产5000斤,光这一项就能增收5000元以上。再加上现在家里养的二十多头羊,再也不用担心家人的生计了。
看着陈志军一家生活越来越好,张玉芝心里始终没有忘记让孩子上学的初衷,尤其是在了解到陈友贵本身很想上学的情况下,她开始试着和家长沟通。虽然一开始家长心里十分抵触,但张玉芝始终没有放弃。经过多番苦心的劝说,再和学校协调之后,辍学一年之久的陈友贵终于重新回到了校园。
“很感谢张书记,是她让我重新回到了学校。”陈友贵说,在张玉芝的争取和帮助下,他现在不仅可以享受到“两免一补”,每年还可以额外领取1200元的生活补助。“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用成绩来报答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为了能给陈志军家一份实实在在的保障,给他们增添脱贫的信心和决心,东山村“两委”把他家7口人全部纳入低保,还为他们免费购买了新农合。“前段时间,还有州上的医生来给我们检查身体,没花一分钱就做了彩超,真是太感谢了!”陈志军说,现在因为有了新农合,压在他和爱人心里的“看病大石”总算能够放下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袁娜)近日,记者来到松潘县雪山梁隧道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打钻施工。据松潘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连接九寨和黄龙两大景区的川(主寺)黄(龙)公路雪山梁隧道,全长17.5公里,总投资12亿元,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