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吉成:我家脱贫致富有希望
编者按:当前,一场着眼于建设全面小康的扶贫攻坚战正在阿坝大地打响。全州上下按照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合力攻坚。党员干部深入贫困第一线,把群众当亲人,用脚步丈量脱贫路,用双手托举致富梦,努力发挥先锋作用,积极出资、出力、出智、出技,成为贫困村增收的带头人、引领者,成为贫困户致富的好帮手、“送炭”人。贫困群众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坚定信心、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一个个动人的扶贫故事讲述着党员干部和群众向贫困宣战的决心和行动。本报派出多路记者,深入藏寨羌乡,用镜头和笔触讲述一个个脱贫故事,展现农牧民生活变迁。即日起,本报推出“脱贫在行动”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张蕾记者贾启龙杨刚
“党和政府的帮助就像阳光一样,照进了我的心里,暖暖的。让我住上了安心房,还有了脱贫致富的产业,我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感谢!”说完这番话时,廖吉成老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这是一家因病致贫的贫困户。64岁的廖吉成是松潘县白羊乡吴家梁村的一名特困户,常年的病痛和生活的压力早已压弯了他的脊梁,佝偻的背影让他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许多,但是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你却看不到颓废和自暴自弃,在精准脱贫政策的帮助下,他家走上了中蜂养殖的产业脱贫路,如今他的脸上洋溢着生活的“甜蜜”。
“困难时候,党和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
海拔1300米的吴家梁村,距县城310公里,是松潘县最边远的高半山村。8月14日,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记者来到了廖吉成家。
眼前,一桶桶蜂箱整齐划一地摆放在房前屋后和菜地里,廖吉成正一箱箱检查着蜜蜂最近的辛劳“成果”。旁边的老伴也没闲着,抱着一捆捆的猪草往返于院坝和猪圈间。
见我们到来,廖吉成放下手中的蜂蜡,搓了搓粗糙的手,嘿嘿一笑说:“今年,这近百桶中蜂和6头大肥猪可是我家致富的希望,一点都马虎不得。”
已年过花甲的廖吉成,以前可是十里八村有名的“木匠”,2008年以前,靠着外出做木工的手艺活儿,一家人的日子过得也算充实。汶川大地震这一年,廖吉成年迈的母亲突然卧床不起,独子又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不得已,廖吉成只好辞了木工活回到家和体弱的妻子一起照顾母亲。
祸不单行,2012年廖吉成因病做了胃切除手术,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借了3万多元的外债,慢性心脏病也需要长期吃药,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的他倒下了。妻子和母亲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这个家就像“天塌下来”了一样。靠着家里的几亩薄田,一家三口都是‘药罐子\’的他们,只能在破旧的土坯房里勉强度日。
“党和政府一定会帮你们解决困难。”就在廖吉成家对未来感到绝望的时候,当地党委、政府及时施以援手,在政策和资金上都给予了他家许多帮助,让他们渡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2014年,在精准脱贫识别当中,廖吉成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特别困难户。
“这个房子已经有近40年了,要不是精准脱贫危房改造项目,帮我们加固和翻新了房子,你能想象一到雷雨天,家里的锅碗瓢盆都得用来接漏雨的情景吗?”说起以前的苦日子,廖吉成的老伴唐朝秀不禁哽咽起来。
在困难时候,特别是***的帮扶,党和政府一次次施以援手让廖吉成一家感激不尽。
“产业帮扶,让我们有了脱贫的信心”
“脱贫要靠自己,靠别人,一辈子都脱不了贫!”廖吉成说,做人要讲诚信,借的钱一定要还清,日子还是要继续,改变现状的只有自己的双手。
致富要有门路,该怎么脱贫?廖吉成想了很久。外出打工身体和家庭现状都不允许。在这个以挖药材为支柱产业的村里,种植中药材成本投入太大,没有个三年五载是见不到效益的,一家人的日常开支又怎么办?
正发愁时,村里“第一书记”吴贵霖结合他家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了脱贫方案:闲置的土地就种植中药材,再养殖几头生猪;依托党员精准脱贫示范项目,规模养殖中蜂。
“这真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扶贫方案啊!”廖吉成算了一笔账:购买大黄苗、猪仔和蜂桶的钱,绝大部分都是政府补贴的,自己投入不到1千元。但是每桶蜂每年能产10斤左右的蜜,每斤按40元的价格算,30桶蜂养殖成功后,每年能收入1万元左右;6头猪年底就能收入1万多元;3亩大黄3年后也能收入2万多元。
“这些脱贫方案都不需要太多劳动力,我和老伴两人就能搞定。特别是党员精准脱贫示范项目,村里只有2个名额就把其中一个给了我。”深受感动的廖吉成下定决心,不但要把中蜂养好,还要养成规模,做成示范,带领更多的群众一起脱贫致富。
打定了主意,廖吉成东拼西凑借来1万多元,以每桶400元的价格购置了带蜂源的蜂桶20个,又低价收购了一些村里闲置的蜂桶,加上政府补贴的30个蜂桶,廖吉成家的蜂桶达到了上百个的规模。
当然,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也没闲着,落实相关补贴、联系技术人员、对接产品销售……想方设法,把一项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
“虽说是第一年,但你家还是收获了500多斤的蜂蜜,愁销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廖吉成一脸骄傲地说:“我家的蜂蜜只愁产不愁销。”他告诉记者,现在吴家梁村的中蜂养殖是通过“支部+合作社+养殖户”的模式,由合作社回收村民手中的蜂蜜,再销售到全国各地。
说起对未来的希望,廖吉成朴实地说,经历过病痛的人,最希望全家健健康康的。“一直以来,我家都得到了党和政府不少的关心和帮助,今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人勤地生金,有了党的好政策,我相信只要肯努力肯吃苦,我家一定能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讯(钟林秀乐顺记者袁娜)10月22日至24日,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宛如、台州市副市长李跃程一行率台州市对口支援考察组到阿坝州茂县、松潘县,调研考察对口支援工作情况。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