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村美民富的幸福诠释 ——松潘县山巴乡上磨村民族团结新村建设走笔

阿坝日报 2015-05-14 14:24 大字

■实习记者 马兴琳 记者 赵原

5月的松潘,处处弥漫着初夏的气息。走进山巴乡上磨村,只见这里小桥流水,亭楼阁榭依山傍水,一幢幢民居融合了时尚现代与藏民族传统风格,彰显着当地的民俗与特色。靠着勤劳和智慧,上磨村交出了全村经济总收入500多万元、人均收入近万元的完美答卷,使得这个小小的村庄成为阿坝州农村努力实现“三好两富”目标的缩影。

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上磨村人,在发展中见证着阿坝州民族团结新村建设的成果。

条件好了  生活实现现代化

随风舞动的经幡,土墙上的各种图案……踏入上磨村,留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这里彰显着民族特色的村容村貌。该县先后投入资金1720万元对村子进行了风貌改造,对石墙、夯土墙、篱笆墙进行了保护性修补。在这个过程中,全村84户村民的农房得以维修加固和风貌提升,不仅统一安装了藏式木制门框、窗框,而且细部还用藏文化元素符号进行装饰,在墙体适当位置装饰氆氇或乔玛图案,使整个村寨藏族风格更加鲜明强烈。

“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很大,修了硬化路,用上了太阳能,紧接着又铺设了排污管道,增加了很多路灯,村子越来越漂亮,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土生土长的上磨村村民邓增细数着村里的变化,在他眼中,村里的每一个变化都和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次变化都让大家的生活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村民看得见,真真切切的变化让群众甜在心里。藏族民居为主调、山水风光为基调、藏家风情为特色的壮美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设施全了  构筑乡村文化新时尚

在上磨村,闲暇时候最为热闹的要数村委活动中心。在这里,篮球架、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村里组建了民族文化表演队,大家时常在这里随着音乐节奏跳起乡村里的“广场舞”,而在文化中心阅览室里,则聚集着翻看书籍、查阅资料的村民。

“村里的‘农家书屋\’建起来后,大大方便了我们查找信息,也丰富了我们的娱乐生活。”村民泽让是阅览室的常客,他告诉记者,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看书,也可以到图书管理员那里登记后,把书借回家看。

记者了解到,上磨村的“农家书屋”每周在规定的时间按时开放,向该村村民免费借阅书籍。目前,每周平均借阅量在30余本左右,内容以科普知识和小说、法律知识居多。村民通过学习,不仅了解了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村里赌博、打架斗殴、邻里纠纷也明显下降了,既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更有利于民族新村建设。在增长农牧民群众知识的同时,还让大家掌握了现代农业生产技能,真正为他们搭建起致富桥梁。上磨村的几户蔬菜种植大户,靠“农家书屋”学到了不少蔬菜种植的知识,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设施全了,条件好了,如今来到村委活动中心上网、看书、跳舞已经成为村里一种新时尚。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基础上,上磨村村民的精神生活也在不断富足。

产业兴了  铺就村民致富路

“当初我只花了不到10万元就住进了这个藏式楼房,现在与公司签了合同,按照每月9元每平方米的价格,将房子租给酒店经营,一年收入在54000元左右。”村民泽白跟记者算着家里的增收账。跟她一样,村里还有23户村民将房屋以出租形式租给公司,每年获取租金97万元,平均每户每年4万余元。

在如今的上磨村,许多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村里通过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此同时,针对当前旅游市场需求,村里还建起了集住宿、餐饮、休闲、会议和人文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宾馆,有些设施已达到五星级标准,加之藏式酒吧、茶吧、会议室等各类齐全的配套设施,当地人发展旅游谋致富的底气更足了。

“有了这么好的条件,现在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只要自己肯干,不怕挣不到钱。”村民们朴实的话语中,透着增收致富的信心。

一项惠民行动,一个民生工程。从昔日的穷乡僻壤变身为今朝的幸福天地,华丽转身的背后,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关怀。正是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上磨村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变迁,川西北高原的座座新村正在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

新闻推荐

张万平在祭奠松潘大轰炸遇难同胞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上指出铭记历史 是为了更好地珍惜和平

本报讯(本报记者)6月23日,由州委宣传部、松潘县委县政府主办的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松潘大轰炸74周年活动上,州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万平指出,。张万平说,1941年6月23日...

松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松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