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村 靓 民 富 日 子 美 ——松潘县山巴乡上磨村民族团结新村建设见闻

阿坝日报 2014-12-23 14:37 大字

■实习记者 赵明瑞 记者 赵原

村寨里有小桥流水,亭楼阁榭依山傍水,一幢幢民居融合了时尚现代与藏民族传统风格,彰显着当地的民俗与特色,远远望去,古朴而靓丽。走进松潘县山巴乡上磨村,村寨里的风光让人眼前一亮。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如今的上磨村已经成为了九环沿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靠着勤劳和智慧,上磨村交出了全村经济总收入500多万元、人均收入近万元的完美答卷。过上了好日子的上磨村人,也在发展中见证着阿坝州民族团结新村建设的成果。

设施全了   构筑生活新时尚

“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很大,先是修了硬化路,用上了太阳能,紧接着又铺设了排污管道,增加了很多路灯,村子越来越漂亮,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土生土长的上磨村村民邓增细数着村里的变化,在他眼中,村里的每一个变化都和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次变化都让大家的生活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而在诸多变化当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则是村委活动中心。在这里,篮球架、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有的村民随着音乐节奏跳起了乡村里的“广场舞”,在文化中心阅览室里,则聚集着几个翻看书籍、查阅资料的村民。

在活动中心的走廊上,来到这里看书的村民告诉记者,大家不仅可以在“书屋”看书,也可以在图书管理员那里登记后,把书借回家看。村民们口中的“书屋”正是村里的“农家书屋”。

记者了解到,上磨村的“农家书屋”每周在规定的时间按时开放,向该村村民免费借阅书籍。目前,每周平均借阅量在30余本左右,内容以科普知识和小说、法律知识居多。村民通过学习,不仅了解了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村里赌博、打架斗殴、邻里纠纷也明显下降了,既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更有利于民族新村建设。在增长农牧民群众知识的同时,也让大家掌握到了现代农业生产技能,真正为他们搭建起致富的桥梁。上磨村的几户蔬菜种植大户,靠“农家书屋”学到了不少蔬菜种植的知识,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设施全了,条件好了,如今来到村委活动中心上网、看书、跳舞已经成为村里一种新时尚。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基础上,上磨村村民们的精神生活也在不断富足。

产业兴了   拓宽增收新路子

来到村民郑巴家,推开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各种藏民族花饰图案,客厅、卧室、门庭和大门都透着浓郁的民族特色;精心装修后的房屋在挂毯和地毯的修饰下显得格外华丽;电脑、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太阳能热水器既保证了全家人随时都能用上热水,又环保低碳,郑巴一家的生活和城里人没啥两样。郑巴告诉记者:“自己只花了不到十万元,就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现在还跟公司签了合同,搞起了旅游。现在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在上磨村,和郑巴一样吃上“旅游饭”的群众还很多,通过推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将参与民居接待的房屋采取入股、租赁、连锁经营等方式,由公司统一引入高级商务酒店管理模式,统一宣传、统一价格、统一标准、统一结算,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与此同时,通过培训旅游从业人员和全方位宣传营销,进一步提升了上磨村旅游服务档次、服务质量和知名度,实现了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促进群众发展致富的目标。

目前,上磨村已建设成为一个可同时容纳100多游客居住,设施设备达到五星级标准,集住宿、餐饮、休闲、会议和人文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宾馆。村内还拥有藏寨牧屋、藏寨商务房、藏寨精品房等接待套房,还设有锅庄广场、接待中心、精品中餐厅、牦牛养生火锅、藏式茶餐厅、藏式酒吧、茶吧、会议室等,各类旅游设施一应俱全。

村里还通过对农房的统一改造,将外墙改为泥土色,安装藏式木制门框、窗框,细部用藏文化元素符号进行装饰,在墙体适当位置装饰氆氇或乔玛图案,房间内的窗帘均为村民们手工制作的藏式窗帘,使整个村寨的藏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有了这么好的条件,现在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只要自己肯干,不怕挣不到钱。”村民们朴实的话语中,不难让人读到他们对当地发展的信心和幸福的喜悦!

新闻推荐

包虫病易传染人群为有效预防包虫病的发生近日松潘县川

包虫病易传染人群,为有效预防包虫病的发生,近日,松潘县川主寺中藏医院公卫科组织片区的乡村医生深入到辖区15个村、2个社区,给饲养犬的村民发放预防包虫病的药品。张成亮摄...

松潘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松潘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