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里长出来的摇滚 音乐纪录电影《大河唱》创作透视

甘肃日报 2019-07-24 03:53 大字

若尔盖九曲黄河第一湾

皮影戏班班主魏宗富

花儿歌手马风山

民营秦腔剧团团长张进来

陕北说书人刘世凯

剧组和魏宗富一家人

导演之一杨植淳

音乐人苏阳(左)拜访正在下乡演出的张进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莉

正在上映的音乐纪录电影《大河唱》以黄河边走出去的音乐人苏阳为线索,串联起甘肃省环县道情皮影“兴盛班”班主魏宗富、常年在甘肃省静宁一带演出的秦腔剧团团长张进来、宁夏固原花儿歌手马风山、陕北说书艺人刘世凯四位民间艺人的生活,通过植根于黄河流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蓬勃生长的民族摇滚音乐,呈现了西北生发出来的、可以打动全中国的音乐原生力量。

一条大河,五位音乐人

“我们怎么歌唱这条河?”苏阳出生于浙江,成长于银川,16岁在西安上学时迷恋吉他,从此踏上音乐之旅,特殊的成长背景使他对黄河流域的土地与艺术有着更为根性的思考。在农耕文明的孕育下,从田间地头生长出来的民间歌谣,潜藏着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与记忆。苏阳行走在西北的大地上,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创作灵感和创作元素。他把“花儿”“秦腔”等西北民间音乐、传统戏曲与现代摇滚相融合,创作出《贤良》《急流》《珍珠卷帘》等带着“土味儿”的音乐,不但成功吸引了年轻人,还给了民间艺人许多启发。

基于传统与现代相遇的主题,音乐纪录电影《大河唱》从苏阳在西北采风时接触到的民间艺人中遴选出四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明、暗两条主线展开故事记录。一条主线将镜头聚焦于苏阳和他的音乐母体,溯源黄河流域的音乐,记录四位民间艺人的生活。另一条暗线以航拍镜头展现了从黄河源头到黄河入海口之间整个黄河流经区域的壮阔大美风光。

魏宗富是甘肃省环县道情皮影“兴盛班”第四代传人,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带着皮影班子游走在环县北部乡镇。2008年农历正月,环县当地十几个皮影戏班进县城会演,压轴演出的“兴盛班”拿手好戏《卖道袍》吸引了在当地采风的苏阳。演出结束后,苏阳特意找到魏宗富,了解道情皮影音乐特色,魏宗富送给苏阳几张自己录制的皮影戏碟片。2016年8月,苏阳在参加银川西部大漠音乐节时,专门邀请魏宗富去现场观看演出。影片记录了魏宗富肩负皮影世家的使命感与面对皮影戏衰落时的无奈。

张进来是银川一家民营秦腔剧团的团长,从舞台到灶台,从谈戏价到发工资,处处都消耗着他的坚毅,虽然生活粗糙,但他把内心的细腻都留给了舞台,至今仍然据守着乡村传统戏剧市场;陕北说书人刘世凯一生坎坷,两任妻子先后离世,他内心孤寂,只有拿起三弦时最意气风发,半世沧桑脱口而出,一声慨叹五味杂陈;花儿歌手马风山,开心的时候唱花儿,悲伤的时候唱花儿,唱的过程就和哭一样,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唱几段花儿就好了。

五个人,五种不同的人生。《大河唱》前景是音乐,背景是生活,歌吟了一群如同黄河流沙一样普通的人,是如何用泥土谱曲,用生命作词,以摇滚精神勇毅面对生活中的悲欢喜乐,以及在新型媒介裹挟下,如何通过自我觉醒使得传统艺术重新找到受众。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剪辑有度,画面呈现出浓郁的油画质感,声效既参与叙事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给人以独特的观看体验。

让更多的人关注传统文化

《大河唱》创作团队实力强劲。创作主体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影工作室,近年来致力于探索纪录片的商业化之路,推出了《喜马拉雅天梯》,参与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拍摄。青年导演柯永权、杨植淳、和渊担纲该片导演,苏阳担纲音乐总监,著名纪录片摄影师张华、薛明掌镜,李丹枫担任声音指导。

影片创作历时三年,创作团队将摄影机架到黄河边、埋进土地里,采取“田野记录”的方式,与被拍摄对象同吃同住同劳作,以1600多个小时的生活影像,完成对音乐与生活的深描式记录。

该片监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雷建军介绍,纪录片具有可以撬动现实世界的力量,创作这样一部黄河流域的音乐纪录电影,目的是发起“声音里的中国”项目,将《大河唱》作为其中一部分,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回望自己的传统文化、关注自己的民间音乐。在此次上映的院线版98分钟影片基础上,创作团队还将推出每个民间艺人60分钟左右的个人纪录片,以及近300万字的导演田野笔记、唱词记录等文献,以出版物的方式与大众分享。

该片自6月18日在全国上映以来,口碑一路攀升,豆瓣网影迷评分超过8分,片方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点映,观众反响也非常热烈,但与此相反,影院排片和票房却不尽如人意。对此,主创人员解释,纪录片不像娱乐大片给人此时此刻的刺激,而是需要一个发酵的过程,给观众一种延时的满足。雷建军坚信,《大河唱》不是局限于西北地区的艺术品,它的力量,即从西北生发出来的音乐的原生力量,是可以打动全中国人的,也是可以穿越国界的。他认为,《大河唱》是一部具有多层内涵的电影,第一个层次是让观众接受并喜欢民间音乐;第二个层次是让观众懂得并理解歌词里的故事、典故,进一步明白民间音乐背后还蕴藏着什么。

感受生命的质感和希望

有观众认为,《大河唱》给我们带来的是真实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民间艺人的真切生活,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来自民间音乐的感染力。还有观众认为,年轻人应该有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解读方式,该片以这样的认知方式直达年轻人,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海飞观影后认为,在文化层面之上,该片有两个方面给他感触深刻:一是呈现出生命的质感,四个民间艺人都有着鲜活的生命,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文化,与他们的生命一样扎根民间,生生不息,彼此为生,彼此为乐,是很深刻的生命样态;二是呈现出生命的希望,影片很客观冷静地面对文化发展的规律,反过来说明民间文化只有活在民间、活在生活中才会繁荣发展。

魏宗富回忆说,拍摄期间跟剧组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那时候他开着三蹦子到处演出,一到冬天,北风吹,天冷,“娃(导演杨植淳)也不大,跟着我在深山老林里受苦受累,把苦也吃了,我一想都感动得要落泪。”影片摄制完成后,魏宗富分别在银川的电影院和自家的院子里观看了两次,他说:“感觉确实好,美得很!”如今,受影片传播效应的影响,魏宗富也声名远播,演出越来越红火,这个月底,他将又一次赴上海交流演出。

【主创】

导演杨植淳:让生活当编剧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莉

今年27岁的清华大学在读博士杨植淳,是《大河唱》的导演之一,主要负责跟拍宁夏固原花儿歌手马风山和甘肃省环县皮影艺人魏宗富。他认为,这部影片的创作理念在于,隐藏主创人员的主观判断,把现实呈现给观众,让观众参与到影片的解读中。

杨植淳从小学习小提琴,对中国传统音乐比较陌生。就像电影里一开始苏阳跟人争论中国人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杨植淳也很好奇是什么人在歌唱着这些音乐、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的音乐和生活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然而,当杨植淳真正来到西北,熟悉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了解到苏阳歌词里描写的意境,理解了苏阳曲调里跟传统音乐的相关性,他才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原生力量。

“这些‘老东西’其实挺酷的,如果要让年轻人喜欢,需要一种新的形式。”杨植淳说,中国有很多乐队都在做跟苏阳相似的工作,把我们这片土地上的音乐做一种转化,然后进入年轻人的耳朵。苏阳的音乐本身就很有魅力,而《大河唱》对苏阳的音乐起到了解释与翻译的作用,观众在影片的文本基础上再去听苏阳的音乐,能很受触动。

“民间音乐的最大魅力或许就在于通过它你不仅听到了音乐本身,也看到了孕育它的土壤,以及同样生根发芽在这片土壤上的人们。”在杨植淳看来,音乐的表达跟人的生活相关,生活决定了音乐的样貌。为了获取被拍摄对象真实的状态和情感,主创人员把主动权交还给生活,让生活当编剧,让人物做自己。作为导演,杨植淳后退一步,把自己的功能定位在与被拍摄对象相处上,他住进魏宗富家,和他们一起生活,陪他们四处演出。跟被拍摄对象的接近、双方建立的信任感,使得拍摄更加深入且渗透着浓厚的情感。

“魏宗富出去演出,希望赚更多的钱,改善他的生活,给儿子攒钱娶媳妇。”“刘世凯身上特别具有知行合一的玩摇滚的气质,这精神特别酷,跟他说书的感觉相似,轻松、诙谐、调侃,他把这种精神带进生活,笑对他生活中的苦。”杨植淳对每一位民间艺人的生活感同身受,认为“他们只需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就好”,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我们一方面要把原汁原味的东西保存下来,另一方面还是要回归到生活中,让传统文化与生活同步发展,从而葆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如今,影片已经上映,但是当杨植淳听到皮影戏,或者听到与皮影戏相似的唱腔时,他仍然会想起魏宗富,想起西北的风沙烈日打在脸上的感觉。“这种感觉令人踏实,就像我踏入西北的田地中,脚会下陷,会被土包裹住,会感受到土地的温度。”他说。

新闻推荐

草原上的“五彩羊”

7月5日,一群藏系绵羊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热尔大草原上活动。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

若尔盖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若尔盖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