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山草原演绎新时代创业梦

阿坝日报 2018-04-08 09:18 大字

■记者王和斌

一间纺织生产房,一间缝纫制作室,一间陈列室兼办公室,在若尔盖县达扎寺镇红光村,三间简易板房,三名热血青年,在这儿开启了他们的创业梦想。

“这是正宗的牦牛绒纺织品,质地、成色都很好,也特别保暖。原材料牦牛绒都是从本地牧民家中收购的,属于绿色生态产品。”80后藏族小伙索郎当周向记者介绍着别具一格的牦牛绒围巾、披肩等手工艺品。

索郎当周是若尔盖县诺尔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三名创始人之一。2016年,他和扑尔洼甲、足巴甲三人回乡创业,成立了诺尔央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诺尔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7年3月投资建厂。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并传承藏族传统纺织文化,并通过合作社和公司的发展壮大,带动更多的农牧民群众致富增收。”索郎当周说,诺尔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希望通过培训、实践来弘扬藏民族传统文化,并带动当地农牧民群众增收。

去年,该公司在若尔盖、红原等地以每斤20元的价格收购了6吨牦牛绒,涉及***户13户、残疾人2人。以前周边都没人收购牦牛绒,如今该公司大量收购牦牛绒给当地农牧民群众带来了可喜的收入。

据了解,牦牛每年采毛一次,成年牦牛年产毛量1.17—2.62kg;幼龄牛年产毛量1.30—1.35kg,粗毛和绒毛各占一半。牦牛绒很细,直径小于20微米,长度为3.4—4.5厘米,有不规则弯曲,光泽柔和,弹性强,手感滑润。

“羊绒制品在市场上已经很成熟了,受此启发,我们就想着就地取材用牦牛绒作原材料。牦牛绒比羊毛更加柔软、保暖,牦牛绒制品色泽柔和自然、韧性好,穿戴时不易起球。”索郎当周介绍道,去年11月,该公司牦牛绒制品参加了四川省农业博览会、浙江省农业博览会,打响了一定的知名度。仅在四川省农业博览会上就售出牦牛绒围巾、披肩82条,销售额近6万元。

索郎当周当过支教老师,他深知教育的不断发展让群众逐渐摆脱了精神上的贫困,而他们三人创业的动机之一就是要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就业帮扶来增加群众收入。如今,三个热血青年的创业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也为当地农牧民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机会。

走进该公司的纺织生产房,几台现代机器正在纺织牦牛绒产品,几名当地农牧民正娴熟地操作机器。缠线工俄热是班佑乡求吉郎哇村的贫困户,家里7口人,有两个残疾人。他每月在公司上班15天左右,有1000多元的工资,这为他增添了脱贫致富的底气。

索郎当周介绍,公司的牦牛绒纺织在原有手工纺织基础上,采用现代机器操作,并保留了藏族传统的纺织技术。公司吸纳了12名当地农牧民群众长期就业,每月工资1000至2000元不等,为当地农牧民群众提供了就业平台,拓宽了增收渠道。

“今年,我们要进一步研发牦牛绒制品新产品,比如女士手提包、摆件等,这将会有更多的手工制作流程,能吸纳更多的人就业。”索郎当周规划着新一年的发展方向,眼神里流露出自信和从容。

新闻推荐

“脱贫要靠自己努力”

■实习记者王兰丽记者邹阳1月19日一大早,记者一行跟随若尔盖县阿西乡罗叉村包村干部卓丽玛来到贫困户尼衣甲的家中,此时的尼衣甲准备自己的早餐。前几天尼衣甲的孩子生病了,母亲带着孩子去县城里看...

若尔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若尔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