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针头绣出大梦想 若尔盖县唐克镇白河社区手工社变身记

阿坝日报 2017-12-13 09:06 大字

■余强洋

冬天的唐克草原滴水成冰,但白河社区活动室里却暖意融融。这里的妇女们正在织物上“飞针走线”,社区支部书记张慧玲不时在微信群里同妇女们交流制作经验……这是笔者近日在若尔盖县唐克镇白河社区手工社见到的一幕。伴随着藏家妇女的创意劳动,一幅幅精美的手工作品出现在世人面前。

2015年10月13日,张慧玲被推选为白河社区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张慧玲通过近两个月的逐户走访调查后,她发现白河社区由于历史原因,群众大多没有固定收入、固定职业和土地,大多数居民男的外出务工,老弱病残和妇女留守在家,群众增收致富非常难。

怎样解决上述问题成为张慧玲最为头疼的事情。在走访过程中,张慧玲发现不少妇女制作的十字绣、藏绣、羌绣、藏装和手工鞋非常精美,于是在2016年春节前的一次党员大会上向5名女党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建“唐克镇白河社区手工社”。

立足优势勇闯致富新路

2016年4月,在张慧玲和社区5名女党员的牵头下,“唐克镇白河社区手工社”正式成立,大家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开始制作手工产品。最初大家制作的产品不多,销路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社区致富带头人女党员仁青站了出来:“你们把制作好的手工制品拿到我家酒店里,我这里来往的游客多,我来帮你们出售。”女党员张英将她绣制的两双鞋垫交给了仁青,仁青拿到酒店很快就被游客买走。后来仁青在党员大会上承诺“只要你们做,我就帮你们卖。”大家纷纷把制作好的产品拿到仁青家的酒店里,她们的产品深受游客喜爱,一时供不应求。

手工社的成立解决了广大留守妇女劳动就业的一大难题。“既能管家、又能挣钱,管家挣钱两不误。”这是妇女们最深的感受。张慧玲翻开手工社账本,账本上,致富带头人仁青将一笔笔账记得清清楚楚,妇女们领钱的红手印格外清晰。

手工社自成立至今已有35名成员,制作各类手工制品300余件,出售220余件,实现收入15.6万余元,手工社35名成员平均创收4400余元。女党员张英向笔者讲到:“丈夫外出打工我一个人在家留守,去年我第一批加入手工社,绣起了鞋垫,仁青已经帮我卖了2000多元,这对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为了将我们的产品制作好,手工社还每月定期开展两次经验会,大家还建立了微信群,好的作品、好的经验可以及时在群里分享交流,群里8名手工活比较好的女同志还是我们手工社的老师,今年夏天我们手工社的一幅富贵花开的十字绣卖出了2万元的价格。

“‘针头虽小,但是我们绣出的是草原妇女的幸福梦\’。目前我们的产品主要采取‘酒店+网络’的销售方式进行,销售产品供不应求,下一步我们将把更多的留守妇女吸引进我们手工社来共同致富。”张慧玲对未来信心满满。

支部引领创出群众幸福梦

“输血只有一次,造血才能致富”。这是常挂在张慧玲嘴边的一句话。

去年10月18日,在社区党支部的带领下,192名居民入股161.2万元成立了“若尔盖县天际湿地骑行环游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白河社区手工社成功壮大转型为专业合作社,正朝着“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合作经营、定期分红、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扎实前行。

通过社区“两委”两年多的努力,白河社区整体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这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格外团结、更有凝聚力,群众参与建设社区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近两年来,白河社区党支部也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张慧玲本人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当选为阿坝州妇联执委。

张慧玲向笔者说:“唐克镇白河社区地处若尔盖九曲黄河第一湾景区的核心区域,以前我们守在黄金路口、却找不到挣钱门路。手工社成立后,我们采取‘支部搭台+妇女参与’的方式将手工社办起来了,党支部和妇女党员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我们社区集体资产也有好几百万。

新闻推荐

“是德阳人民给女儿带来了新生”

■王秀卓12月8日,被称为草原“小仙女”的若尔盖县藏族女孩康卓措从德阳市人民医院出院,返回家乡。康卓措全家顾不上回到占哇老家,专程来到若尔盖“援建之家”,向德阳市对口帮扶若尔盖县前方指挥部送...

若尔盖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若尔盖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