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下了高铁转地铁 高速公路路连路 一个成都“样板家庭”跑出来的畅行指南

成都晚报 2017-03-05 15:10 大字

特邀主持人: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 侯蓉

我在城北上班,正是缘于地铁的开通,才敢和家人搬到城南的新家中去住,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应该说让我们的城市越变越小了。而高铁及航线的开通,更是让我们与周边及世界的距离更近了。今日成都晚报《两会三人行》的主人公来自一个“样板家庭”,正是因为交通的便利,让陈超与父母、姐姐的家连成了一条线,也改变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出行。伴随着出川大通道的建设、航线的不断增多、地铁网络越来越密,相信这样的“样板家庭”会越来越多。

太跑得了!”这是陈超的朋友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评论。自去年中旬辞去工作到现在的32周里,每一个周末,28岁的陈超和女友刘莉总是会出现在旅途。周末朋友圈的开头,就是陈超拍摄下的,带有“成都”字样的高速路出入口、火车站和机场,以及分布在成都各个街头巷尾的地铁车站,如果你是一个对成都交通没有太多具象概念的人,他的朋友圈如同一本出行指南,能让你快速上手。“不太在乎目的地是哪儿,因为总有一条路能够让我出发,也一定会有一条路让我回家。”

今年,地铁4号线二期开通以后,从陈超目前所居住的小区到父母家、姐姐家将实现一条地铁线直达。而地铁4号线二期仅仅是成都轨道交通线网当中,今年将开通的3条线路中的一条。

在家

一条地铁线 串起分住3地的一家人

陈超痴迷自驾,从2013年5月拿到驾照到现在,他的驾驶里程已超过20万公里。“不过,在市区出行,我的首选还是地铁。”2010年9月,在成都地铁1号线开通载客试运营之前,陈超获得了一张地铁体验卷,从升仙湖站坐到世纪城站,再从世纪城站到升仙湖站,陈超完完整整坐了个往返。“之前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坐过地铁,那时候就觉得地铁应该是一个大城市的标配。”当成都拥有地铁的那一天真正到来,陈超难抑内心的激动与骄傲。

2010年开通1号线,2012年开通2号线,2014年开通2号线东延线,2015年开通1号线南延线、4号线,2016年开通3号线。如今的成都地铁,从刚开通时单线营运、日均客流不到10万人次的“小打小闹”,到拥有4条主干地铁线108公里运营长度的“米”字形地铁线网,和日均180万人次以上的客流。

陈超的父亲、52岁的陈志均居住在成都大学内。在十陵经营电器维修铺近20年,陈志均每周都需要到城隍庙电器市场购买电子元件,最早是骑自行车,后来改坐公交车。“公交车能够直达,但是有点慢,遇到堵车的话单程就需要1个半小时。”陈志均家对面就是青龙湖湿地公园,家楼下则是尚未营运的地铁4号线二期成都大学站。每天吃过晚饭以后,爱带孙女去青龙湖散步,走到地铁站出入口前,总会停下来看上两眼,每一次都会感叹:“就是快!”

老伴曾传香也在期盼4号线二期的开通,她和老伴住在成都大学站,女儿住在来龙站,儿子在万年场站,一条4号线把自己和子女无缝连接在了一起。

辞职后,陈志均索性选了个“对口”的职业:全职网约车司机。“在做全职以前,也零星跑过网约车。那个时候单子多,如今全职做,收入还不如那个时候了。”在陈超看来,除开网约车公司合并之后带给驾驶人的影响以外,越来越多的成都人选择地铁出行也是重要因素。“大多数单子集中在地铁线路的首末两端,去往地铁去不到的地方。”就在记者采访陈超的当天,陈超婉拒了一名乘客从桐梓林到文殊院的下单,“他上车以后,我一听是外地人,我就把他送到桐梓林地铁站,让他坐地铁,更快更便宜。”

出游

高速公路网 兜兜转转好惬意

“这个周末要出太阳,我们到哪儿去耍一下?”刘莉把这个每周都讨论的问题,再一次抛向了陈超。与陈超成为恋人的第一个周末,刘莉是在旅途中度过的。从成都出发,沿成灌、都汶高速公路一路向西,在朋友圈中的朋友们还睡眼惺忪的时候,两人已在若尔盖县的草原上躺着仰望蓝天白云。“都喜欢在路上的那种感觉。”刘莉坦承,同样爱好旅行是两人走到一起的最初契合点。

“要感谢这几年越来越密的高速公路网,没有这些高速公路,感觉就会打折。”陈超所言不虚,从最早的成渝高速到后来的成绵、成乐、成雅、成灌、成彭、成温邛、成南、成自泸、成巴,以及新近通车的二绕和成安渝省界至二绕段,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编织出一张庞大的环+射状高速公路网。

“双向8车道(包含应急车道),从成都一直到重庆,太期待它全线开通了。”成安渝高速二绕至省界段刚刚开放通行的那个周末,陈超和刘莉就通过这条高速公路自驾前往重庆。“除了连通很多原来没有高速公路的地方以外,更重要的是,一旦遇到堵车就不会堵在路上傻等,能有转换的绕行道路。”

4月,成安渝高速入城段将修通,成安渝高速全线通车在即。

出省

坐出川高铁 一路都是安稳的梦乡

陈超的外侄女任雨辰今年5岁,对高铁和高速公路都不陌生。“成渝高铁开通以后,经常带她坐,上车就睡着,下车还不醒。”陈琳是任雨辰的母亲,在她看来,女儿在高铁上睡得是最安稳的。

刘莉同样是成渝高铁的忠实拥趸,因为家庭和工作的原因,时常需要往返于成都与内江。“开车开得再快,也要2个小时左右,高铁只要40分钟。”

2009年,从成都出发经由沪蓉铁路、遂渝铁路开行的和谐号动车组把成都带入了高铁时代。

2010年,成都至都江堰、青城山客运专线开通;

2013年,成都至离堆公园客运专线开通;

2014年以来,成都高速铁路投产的脚步越来越快:成都至彭州客运专线、成绵乐客运专线当年开通;2015年,成渝客运专线开通。

“期待高铁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和全国大部分通高速铁路的城市相比,成都动车组列车的速度还不算快。”陈超期待西成客专今年能够按期开通,其设计时速250km,将彻底打开成都北上进入最快高铁网的瓶颈。那时成都到西安的直通时间将缩短至3个多小时。

按照计划,除了西成客运专线以外 ,成都今年还将开通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复线,并力争开通成蒲铁路。同时,还规划了成都至达州至陕西时速350km的高铁通道。

蜀道不再难,坐高铁快速出川,不再只是梦。

代表委员说

3号线开通

给熊猫基地带来了客流

说到成都在交通建设的巨变,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上世纪90年代,刚到熊猫基地来工作的时候,基地外面连正常运营的公交车都没有。”在那个没有基本公共交通覆盖的年代里,出行全靠“火三轮”,侯蓉是那个年代的见证者,“上下班都要坐火三轮到汽车站附近,才有公交车坐。职工上下班得坐通勤车,每天早上7点25分从九里堤发车,经常要9点30分以后才能到,最晚的一次到达后直接就吃中午饭了。”交通不畅还直接影响了职工的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去年地铁开通以后,情况改变很大。”住在人民南路的侯蓉已习惯不开车上下班,“我从倪家桥站上1号线,坐到省体育馆站换乘3号线到熊猫大道站,下来再换乘公交车,顺利的话50分钟就到了。”据侯蓉介绍,去年地铁3号线开通以后,熊猫基地的年客流量从2015年的300万人次上升至360万人次。

名人眼

文化部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家祥:

发达交通

让文化跟随人流汇聚成都

2010年2月,黄家祥直接负责了在雅安市荥经县境内汉代古墓群的考古发掘。“在当时的发掘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铜器、漆器、陶器。事实上,此前在荥经县同心村,就曾经出土过一把战国时期的铜矛,铜矛上錾刻有‘成都\’二字。”有成都二字的铜矛,一来证明了成都历史的悠久;另一方面也同时印证了《史记》 中关于成都存在于南丝绸之路当中的准确性。“在《华阳国志》中,也记载了关于成都所产的蜀锦(布)、邛竹杖通过南丝绸之路经过云南、缅甸传到印度的历史。”黄家祥告诉记者,成都从古至今就是中原入藏、入滇的交会处与重要节点,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

“古时作为交通门户的成都,成就了自己在南方丝绸之路上繁荣与辉煌的地位。”黄家祥认为,当下的成都,依然闪烁着多元一体、厚重丰富的文化在成都汇聚与碰撞的精彩。“1998年,我作为三星堆外展的工作人员到日本出差,还需要在上海中转飞往日本的航班。今天,不仅成都到东京每天都有航班,到旧金山、法兰克福都有直飞航班了,这在20年前根本不敢想象。”黄家祥表示,畅通便捷的立体交通网成型,不仅能够让成都获得经济发展的机遇,更能让成都在文化层面上取得成绩和突破。“发达的交通,让文化跟随人流一起向成都汇聚,未来的成都一定会是汇聚多元文化的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传媒集团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黄尚斐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若尔盖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深入占哇乡毕岗村开展慰问活动

近日,若尔盖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深入占哇乡毕岗村开展慰问活动。慰问组一行走访了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42户贫困户送去米、面、食用油、被盖等价值11000元的生活物资。本报通讯员摄...

若尔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若尔盖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