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若尔盖县农牧民夜校照亮脱贫攻坚路截至目前,已有2000余人参加了培训

四川经济日报 2016-10-26 00:00 大字

“晚上还要上课,搞快点。”近日,傍晚时分,若尔盖县麦溪乡泽修村“第一书记”秦义马不停蹄地从乡政府往灯火通明的村委会会议室跑去。

“今晚我准备围绕‘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为牧民群众们讲风气、文明习惯,泽修村是边远的纯牧区,卫生文明意识较差,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需要抓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我们既要在物质上脱贫,也要在精神上脱贫!”秦义说。

一个月前,秦义还在为夜校的设施设备、规章制度、学习内容、授课老师等事情奔波。如今,泽修村的农牧民夜校已经正式“开学”,教学秩序井然有序,群众缺什么补什么,不懂什么教什么。“我们夜校是在道德法治、基层治理、文明新风、感恩教育和藏汉双语等公共科目基础上,结合‘五个一批\’扶贫行动进行专题培训。”秦义介绍告诉记者。

据了解,若尔盖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脱贫目标,在该县41个贫困村挂牌开办了“农牧民夜校”,充分利用晚上、农闲等时间开展脱贫培训,帮助当地群众了解扶贫政策、坚定脱贫信心,掌握农牧业技术、提高劳动技能,学好普通话、树立新风正气。

“农民夜校”校长由村支部书记兼任,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为出发点,主要围绕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文明礼仪,法律法规,藏汉双语,涉农政策,整脏治乱,农牧民适用技术等内容开展教学,为农牧民搭建了一座了解外界的桥梁。

课堂上,不仅有驻村干部授课,工作组还邀请部门帮扶人员、农技人员、公安民警、中心校教师、大学生村官、道德模范、致富能手、身边好人、农村知识青年上台讲课,课堂学习氛围浓厚,深受各位学员的喜爱,村里人纷纷走进夜校学习。截至目前,若尔盖县已有2000余人参加了培训。

郎尕龙珠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媛

新闻推荐

“巴西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

巴西会议会址。包座战役的胜利,打通了红军北上抗日的通道。即将出川进入甘陕的红军,似乎看到了长征胜利的曙光。然而此时,危机再次降临。“包座战役胜利后,扼守在松潘地区的胡宗南得知红军主力已越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