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畜”势腾飞“牧”歌嘹亮

阿坝日报 2016-10-24 00:00 大字

■实习记者肖玄记者杨刚哈斯满

秋日的阿坝,河谷地带瓜果飘香,广袤草原草色开始泛黄。蓝天中,朵朵洁白的云儿自由自在飘浮,一望无垠的草原上,点点牛羊或悠闲漫步、或自由奔跑。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一个个专业合作社点缀在田野乡间,成为新农村发展的一抹亮色,孕育着生机,带来了希望。

眼前的幸福美景得益于阿坝州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

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川甘青交界地区经济中心“三区一中心”。

蓝图已绘就,奋发正当时。为实现这一目标,阿坝州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在实施“草原增绿”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发展“绿色、有机畜牧产品”、“打造特色川藏产业”为主题,加快畜群结构调整步伐、合理布局产业集群、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努力协调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关系,使老百姓早日过上“三好两富”幸福生活。

立足于做,先行先试;着眼于实,早见成效。“十二五”期间,建成畜禽适度规模养殖小区2631个,建设完成现代家庭牧场125个、牲畜暖棚5718户、标准化草场5.2万亩、户营打贮草基地91万亩、推广突破性优良草种780吨;牛、羊出栏稳步加快,以年均4.47和5.99个百分点平稳增长。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的4351元中,种养殖业占3108元,占家庭经营收入的71.4%。阿坝州牧民群众迎着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春天,一路踏歌向前,鼓起了致富增收的腰包,幸福地奔跑在小康路上。

保护草原生态——守住生态、绿色的生命线

走进若尔盖大草原,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牛羊像撒落的珍珠正在悠闲地吃着草,远处不时传来悠扬的牧歌。

若尔盖县被誉为“川西北高原的绿洲”,是我国第三大草原川西北大草原所在地,是四川省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地县之一。水草丰茂的草场,为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作为畜牧业大县,若尔盖以牦牛和藏绵羊产业为重点依托的草原畜牧业,成为广大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然而,和阿坝州大部分草原一样,若尔盖县也长期存在“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片面追求牲畜饲养量、超载过牧的现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畜牧业经济效益低。

据该县畜牧局负责人介绍,若尔盖县草原长期处于超载过牧状态,加上牲畜反复践踏对土地造成强烈的机械辗压,加剧了草场退化,使得草场亩产牧草由20世纪70年代的700到800公斤下降为现在的320公斤,牲畜多牧草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从草场资源建设和保护的角度来说,为了防治草原沙化退化,政府一直以来都引导老百姓减畜。但是不能空着肚子保生态,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就是一条致富增收的好路子。”若尔盖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负责人说。

草场是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只有保护好草场才能持续发展畜牧产业。

“不仅仅是若尔盖县,为保护草原生态,2011年至2015年间,阿坝州以生态项目为依托,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全面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深入开展2000万亩草原禁牧区,3765万亩草畜平衡区草原管护工作,减畜440.9373万羊单位,实现了草畜动态平衡,兑现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32835.5万元。”州畜牧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阿坝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已陆续发放到牧户手中,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场,既保护了生态,又富裕了群众。

持续用力,终见成效。“十二五”期间,阿坝州大力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草原禁牧管护2000万亩、草畜平衡3765万亩、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11.86万户、牧草良种补贴260万亩,兑现发放草原生态补奖资金13.1亿元;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等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累计完成围栏封育草原3429万亩,补播草原738.7万亩,建设省级草原固定监测点30个。

修暖棚筑牧道——夯实现代畜牧业发展之基

“天气很冷的时候,暖棚里比外面高十几度。”来自若尔盖县嫩哇乡上村牧民夏布告诉记者。

他至今还记得2014年的冬季比往年还要寒冷,10多头体弱的牦牛相继被冻死、饿死了,这让他难过了很久。如今,修了暖棚后,他的几十头牦牛和羊在这两年的冬春两季中一直存活良好,最大限度的帮他避免了牲畜掉膘和死亡带来的损失。

在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下,牦牛有“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现象之说在阿坝州牧区广为流传。夏秋两季水草丰茂,牦牛膘肥体壮,而在冬春两季牦牛却因没有足够的饲草和低温而消耗过多的能量,开始生病死亡,熬过冬春两季的牦牛也因为饲草不足和过多的能量消耗变得十分瘦弱。

为此,促进群众增收,首先要保证牲畜能够安全过冬,将损失降到最低。为广大牧民修建暖棚,成了保护牲畜安全过冬最好的办法。

暖棚建设为牧民的生产资料提供了安全保障,牧道建设则为牧民带来了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原来我们只能靠牲口来驮运物资,牛奶的保质期又短,要想从远牧点把鲜牛奶运出来卖根本不现实。现在有了牧道,只要1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把鲜牛奶运到收奶站。”红原县壤里村牧民多罗泽让告诉记者,过去牧民们主要把鲜奶制作成酥油或奶渣出售,产奶季节所有人都很忙碌,每天总要忙上七八个小时才能松口气,收入还没有直接销售鲜奶高。

多罗泽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里有150多头牦牛,每天能挤210斤左右的鲜奶,每斤鲜奶的售价是3.5元,从6月中旬到10月初,有110天左右的售奶期,每年仅出售鲜奶的收入就有8万元左右。

多罗泽让一家只是受益于阿坝州牧道建设和暖棚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截至2015年底,阿坝州已建成生产性牧道1657公里、牲畜暖棚(带贮草棚)8683户、防疫巷道圈382个,有效缩短了牲畜出栏周期,提高了出栏率。

解放劳力、转产转业——促进群众致富增收

“没有牲畜只能让自家的草场荒着,根本没办法利用草场致富。”说起自家的经济情况,红原县江茸乡茸日玛村村民尼格多有着太多的无奈。勉强养上几头牦牛和绵羊,一年忙到头,一家人人均收入也只有1000元左右,遇上灾害牲畜出现死亡,日子会更难。

茸日玛藏绵羊养殖合作社的发展,为尼格多一样的贫困户带来了致富转机。合作社将社员范围覆盖到全村农牧民,社员每户入股草场100亩,村集体草场入股1万亩,建人工打贮草基地1000亩,每年社员们都可以通过草场入股分红和村集体草场入股分红平均获利3100元。

然而,把家里100亩地流转出去,尼格多一度有所顾虑。“如今,空闲的草场算是‘活\’过来了,收入也比以前多了好几倍。”尼格多说,剩下的草场还可以继续饲养自家少量的牲畜,除此之外,合作社还就近聘用村民负责藏绵羊养殖管理,一天酬劳90元,每年少说也有20000多元收入,日子也一天比一天过的好了。

可以说,茸日玛村土地的“活”,全然离不开一个“合”字,从茸日玛村开始,阿坝州探索出一条资源重新整合的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新模式,放活了草场承包经营权,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与此同时,带来的“捆绑”效应,让生产力从牧场上解放出来,从而推动了草原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一到夏季,来我们这里看草原美景的游客很多,县城的旅馆都住满了,游客就跑到我们这里来问能不能提供住宿?于是,我就尝试把房子装修成宾馆式的房间,为游客提供住宿,后来提供了藏餐,游客很是喜欢。”若尔盖县达扎寺镇康巴塔老人笑呵呵地说。

如今,康巴塔老人从事牧家乐已将近5年了,每年的纯收入能达到4万元左右,他说,“现在年龄大了,牛羊比以前都喂得少了。如今,只需经营好牧家乐,带好孙子就行了。”

引导牧民转业转产,不仅带来了致富新希望,还缓解了草场承载压力,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草原,造福子孙后代。近年来,阿坝州不断开展转产创业技能培训,加大牧民旅游服务、唐卡绘画、餐饮烹调等方面能力,为农牧民群众开办“牧家乐”及各类商业经营实体提供有力保障。牧家乐的比重逐年上升,家庭宾馆、自驾游营地、旅游商贸等三产服务业开始壮大,让牧民尝到了前所未有的甜头。

蓄势扬帆开启新征程,勇立潮头绘就新画卷。如今,一个个专业合作社在高原上星罗棋布,一个个家庭牧场走向现代化,一个个牧家乐遍地开花蓬勃发展,这股以现代化畜牧发展促民增收的春风正在吹遍川西高原。

新闻推荐

——记若尔盖县脱贫攻坚样本村折勿村的巨变

■本报通讯员折勿村是若尔盖县红星镇一个纯牧业村,也是若尔盖县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全村共216户108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200人。受基础差、底子薄、贫困人口多、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制约,折勿村...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