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小时医疗服务圈的民生情怀

阿坝日报 2016-01-27 13:59 大字

一直以来,由于阿坝州幅员辽阔,农牧民群众居住分散,再加上群众健康意识薄弱,全州很多地方,特别是高半山区、边远牧区,“小病拖、大病扛”是见惯不惊的现象,群众健康权益难以保障。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1小时医疗服务圈建设。”民有所愿,我有所为。2015年2月13日召开的州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阿坝州以《政府工作报告》的形式,明确提出:加快推进1小时医疗服务圈建设。在此之前的2014年8月29日,全州构建“1小时医疗服务圈”现场会议在九寨沟县召开。会议标志着全州构建1小时医疗服务圈工作全面启动。

如何建设1小时医疗服务圈?阿坝州没有可借鉴的模式,外地是围绕优质医疗资源做文章,而阿坝州需要解决的是基本医疗,要把建设1小时医疗服务圈干成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民利工程,需要当政者莫大的政治魄力和智慧。

在州卫计委主任王树云看来,如果把1小时医疗服务圈比作一条“龙”。那么,首先应该是从健全县、乡、村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着手搭建“龙”躯体;二是找准着力点让“龙”动起来;三是强化人才培养保障“龙”有效运转;四是搭建平台确保“龙”协调运转。

如何搭建“龙”躯?阿坝州不断健全以县级医疗单位为龙头(包括民族医院),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2015年,全州投入资金8798万元,改扩建村卫生室260个,完成13个县级人民医院能力建设项目设备购置。

如何让“龙”动起来?阿坝州利用新农合报销比调控、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推行分级诊疗。扎实推进巡回医疗常态化,将卫生服务送到最基层,最边远地区。深入开展健康教育科普宣传,深植健康理念于人心。

“龙”的有效运转需要人。面对卫生人才严重匮乏的现实,阿坝州在引进、招录的同时,对现有人员通过“请进来、送出去、沉下去”等多种方式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

汶川县明确提出:3年内全县卫生系统编制使用率达到95%以上;每年考核招聘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签订农村医学本科生订单定向培养、“3+3”专科生免费培养10人。

马尔康市计划用3至5年时间,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全员通过培训进修和继续教育,并通过卫生技术人员岗位能力培训;通过在职教育的培训,用5年时间使卫生技术人员本科学历比例达到40%以上。

为让“龙”协调、有效运转,就需要县、乡、村三级医院互动联动。在理县,发放给群众的一张张“健康顾问联系卡”上,写着就近医院的专家、骨干的联系电话,方便群众随时咨询、指导现场救治方案,确保理县农牧民群众在一小时内得到优质的基本医疗、健康咨询、公共卫生等医疗卫生服务。

在若尔盖县,除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以外,还设立了4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急救中心,分别负责四个片区的急救工作。

在黑水县,让患者1小时内到达片区中心卫生院就诊,县医院急救人员1小时内到达片区中心卫生院,重病患者1小时内能转诊至县人民医院的工作目标被分解到点,落实到人。

……

一小时医疗圈的打造,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对医疗条件的改善,家住小金县美兴镇的退休教师周蕙感触良多。据她介绍,2015年7月,身患腱鞘炎的她到康复中心理疗,从家到康复中心步行只需要20多分钟。

“建设一小时医疗圈,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党和政府真地是把工作干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周蕙逢人便说道。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设备配置,实施规范化医院建设,加快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重点旅游集镇和旅游沿线乡镇、旅游景区急救站建设,完善急救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一小时医疗服务圈\’和慢病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王树云说。

沐浴发展阳光,感受民生红利。打造一小时医疗服务圈,必圆群众的“健康梦”,在百姓的期盼中,也必将圈出大家的幸福生活。

新闻推荐

重逢最本真的自己——读《越野十年》

■彭忠富十年前,本地男人的普遍出行方式就是骑摩托车。那年夏天,老张和我相约骑车去阿坝藏区耍几天,这里雪山草地牦牛帐篷样样不缺。刚出松潘川主寺镇不久,老张的摩托车外胎就漏气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若尔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若尔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