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培育产业 为大骨节病防治建“造血”机制

四川日报 2015-05-23 10:25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李淼 徐中成)5月22日,在若尔盖县红星汽车检测服务站内,红星乡塔哇村村民郎科正忙着洗车。郎科70岁的阿妈泽让卓玛是Ⅱ度大骨节病患者,曾让全家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去年,郎科承包了洗车服务,每年能净挣2万多元,摆脱了生活困境。

朗科家的变化,是阿坝坚持扶贫开发与防治大骨节病、产业扶持与个体帮扶结合,助力病患群众脱贫致富的缩影。

阿坝是全国大骨节病重病区,涉及12个县、95个乡镇、379个病区村,患者40327人,占病区村总人口的23.5%,大骨节病是全州贫困群众致贫的一大主因。2012年,中央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结束,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但彻底控制该病任重道远。更换粮食是防治大骨节病的重要举措,从2013年起,四川省实施试点成果巩固提升工程,继续采取更换粮食、产业培育、卫生防治、社会保障措施,但重点从发粮食给补贴调整为培育产业。

通过调查,阿坝确定314个需要培育产业的村,大力发展“种养+游购娱”产业。借助大骨节病扶贫开发项目,国家投资30万元在塔哇村建起红星汽车检测服务站。“能提供洗车、加水、停车等服务,还有13间铺面。”村支书龙真说,村上将各项业务通过抽签方式轮流租给大骨节病户和贫困户,帮助其脱贫增收。每年底,村集体还拿出15万元购买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分发给全村群众。

阿坝州大骨节病试点办主任刘木滚介绍,每年对产业项目进行评审,及时淘汰不合格项目,并对得分前三名的产业项目分别奖励50万元、40万元、30万元。3年来,国家投入综合防治资金4.97亿元,其中产业培育资金2.59亿元,占比从46.8%升至64.6%,已培育产业项目316个,基本形成“以特色种养业为主,乡村旅游业为辅”的多元增收格局。去年全州病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7866元,比2012年增加2096元,2万余户病区村及附近村寨农牧民群众分享到产业项目红利。“最近几年均未发现新发病例,大骨节病已得到有效控制。”阿坝州疾控中心地方病研究所所长秦超胜说。

在2015年四川省藏区扶贫解困行动方案中,阿坝100个村的产业培育被列为大骨节病综合防治的重点。

新闻推荐

嘎哇村吃上“旅游饭”

6月20日,阿坝州若尔盖县求吉乡嘎哇村村民阿旺欣在菜地忙碌着。“一边搞蔬菜种植,一边搞运输和旅游接待,今年的收入肯定比去年好。”他告诉记者。求吉乡属九环线上的重要乡镇之一。乡里刚打造出的藏...

若尔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若尔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