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精彩“三下乡”浓浓为民情——省、州文化、科技卫生、法律“欢乐藏区行”侧记

阿坝日报 2014-10-16 14:43 大字

■记者 龚绍珍 李宏翔  杨刚

跳起欢快的锅庄、唱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台台精彩的文艺演出为牧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加餐”。“望、闻、问、切”把脉群众病痛、红十字药箱传递真诚关怀,一声声贴心的健康问候让牧区群众在寒风中感受到汩汩暖流。科技“浸润”在牧场,技能催开“致富花”,一本本科普手册成了牧民手中的增收“锦囊”。法律讲堂进“田间地头”,著名律师“开门说法”,一场场内容丰富的法律咨询“专场”让牧区群众成了法律“守护者”。

国庆前夕,为进一步丰富藏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学素质和健康素质,推动藏区文化、科技、卫生事业发展。省委宣传部和州委宣传部联合省州司法厅、卫计委、科协等部门,共百余人组成“欢乐藏区行”活动工作组。带着党和政府对基层广大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群众的关怀,深入红原县瓦切镇、若尔盖县唐克镇等地开展了文艺演出、送医送药、普法宣传、科技知识宣传普及等活动。

医疗服务送到家

声声卡卓谢“门巴”

“吴医生,我最近一年痰里面老是带血,特别是早上起床后。”在“三下乡”活动现场,红原县瓦切镇村民宗科在义诊服务点找到了四川省华西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吴泽松。吴泽松在为他检查之后发现老人家可能患有轻微的肺炎,并因此告诫他平时要多喝水、少吃油腻食物、注意保暖,“目前暂时先不用药,但要注意多观察,一旦感觉变严重了就要立刻到医院。”看到医生“关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宗科顿时觉得心里暖洋洋的。“肯定要忌口嘛,他们省城的医生大老远跑来就是为了我的健康着想,难道还能不听吗?”

在义诊现场记者看到,来自省医院的医生们拿出了至少3箱药品,救护车里的药品就更多了,虽然都是像感冒药这样的常用药,但医生们坚持不盲目发药,对每一个前来领药的病人都要详细询问病情、病史,并按专家处方给药。

采访中省卫生厅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参加“医疗卫生下乡”活动的医护人员共有19人,分别来自华西医院、省医院、阿坝州人民医院、阿坝州藏医院等医疗单位,由这些医护人员和当地卫生部门组成的“义诊医疗队”目前已让2000余名当地农牧民群众“受惠”,活动共发放20多类藏药、西药和计生用品,累计价值达4万余元。

送法下乡到“田间”

法律就在您身边

来到若尔盖县唐克镇中心校,一场主题为“送法进牧区,服务千万家”的活动正在进行,来自省司法厅和州、县司法局的10余名法律工作者正向村民发放法律宣传资料,现场就村民们的法律问题“解惑答疑”。

“你好,我想问下,我打算在自家院坝旁边新修一栋房子做家庭旅馆,这可以吗?”“大爷,要新建房屋,必须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办理手续,经同意后方能修建。”听完现场法律工作人员的介绍,尕多准认识到凡事都要“按规矩来”。“以前就是不懂法,还好今天听了他们的介绍,免得自己到时候‘白修\’一趟。”手里拿着藏汉双语法律知识宣传册,尕多准意识到任何事都要“按规矩办”。

采访中省优秀律师曾文忠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感悟:“我发现,咱们牧区老百姓的‘法律诉求\’大多集中在与牧民平时最为密切的生活、生产和工作问题上。这次活动的开展,可以让他们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懂法则走遍天下,法盲则寸步难行。本次送法活动从满足农牧民的法律需求出发,着力在帮助其解决法律问题上下功夫,增强了农牧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活动现场共发放《农牧区常用法律知识手册》、《法律援助宣传册》《妇女维权手册》(藏汉双语版)等各类宣传材料4000余份。

科普花开别样红

科技兴牧有盼头

“这绿色的一块是什么?”家住红原县瓦切镇的泽多看着好几个邻居手里拿着的舔砖好奇地问。“喂牛用的,听说有了它,我们就不用撒食盐了!”邻居索郎泽让告诉他。“真有那么好?我也去看看。”

“这叫做‘舔砖\’,主要成分是盐,还有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像这样一块5公斤的,可以供20头牛舔半个月,比喂盐方便多了,而且营养更加均衡。”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一位工作人员向牧民们介绍道。

“下乡送技术,就是要实实在在,决不能敷衍应付。”省草科学研究院科研工作者张昌兵告诉记者,他说,他的工作就是研究优质草种、保护草场,为当地牧民提供技术帮助。此次科普下乡,他们在瓦切镇和唐克镇共发放了15件反刍动物用舔砖,这种舔砖,能为牛羊提供矿物元素、维生素、部分粗蛋白,可大幅度提高牛、羊的生长速度,对于当地的牧民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帮手。

“农牧科普知识越来越普及,牧民们自己学会了种植牧草,到冬天的时候,牛羊群不再受到饥饿威胁,产出量大大提高。”谈及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牧草数量,在省草科学研究院一位工作人员看来,帮助牧民过上新生活,不仅仅是送物资,更多的是要武装他们的思想,让科学知识帮助他们过上好日子才是关键。

据了解,本次科技下乡活动结合草原地区对牧业实用技术的需求,组织牧草种植、牲畜科学养殖方面的专家,深入牧区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对牧民进行实用技术技能指导。同时,在活动现场科技工作人员向牧民群众发放高原蔬菜种植、牧草种植、绵羊养殖技术,地震灾害防护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等宣传书籍共2500余份。

欢乐送基层

文化暖民心

这边,牧民们忙着咨询医生和专家,而几十米外,也是一片歌声和欢笑。来自州文工团、若尔盖县的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成了“文化下乡”活动的主角。尽管9月的若尔盖已是凉风阵阵,单薄的演出服让不少演员打起了寒颤,但他们仍然在台上卖力表演以期为观众奉上一场精彩的“文化大餐”。

“你走过晨雾袅袅的牧场,风儿轻轻荡起清脆的鞭响……”演出现场记者看到,来自州民族歌舞团青年歌手阿英以一曲《远牧》引起现场观众“共鸣”,大家一边打着节拍一边“跟唱”。随后,歌手郎吉次仁的歌曲《哲嘎说唱》,女子群舞《阳光牧女》、《羌家姑娘》陆续登台,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传统藏羌舞蹈的独特魅力。优美的歌声、曼妙的舞姿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叫好声。观众席中5岁的嘉央拉姆随着节奏手舞足蹈着,一旁的奶奶告诉记者,小家伙平时最喜欢看电视上的文艺节目,常常跟着模仿。“昨天听说有表演,她就闹着要来看。”而这次,全家9口也是一起出动,连在外乡工作的女儿索郎姐也特意赶了回来。“平时很难得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就像过新年一样!”索郎姐说。

精彩文艺进牧家,牧民脸上乐开了花,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本次文化下乡活动以文艺演出为载体,宣传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把先进的文化送到农牧民群众家门口,活跃了乡村文化生活,传播了先进文化,树立和谐向上的文明新风,受到广大农牧民们的热烈欢迎。

科学文化知识、发家致富技能、文明道德风尚……如无声细雨润物,悄然改变着牧民群众旧观念、旧传统、旧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一股清新的风,涤荡着高原大地。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三下乡”活动是一项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惠民工程。自活动开展以来,一大批科技、文化、卫生、司法工作者不辞辛劳,一路颠簸,在为牧民群众送来健康、普及法律科技、丰富业余文化的同时,也把欢乐、关怀送进了藏区,为牧民得实惠,牧业得发展,牧区得和谐创造了条件。

新闻推荐

湿地保护美家园 ——若尔盖花湖湿地保护纪实

■记者刘尚剑“湖岸草凄凄,湿地鸟翩跹”。10月,2014年阿坝环保世纪行踏访被誉为川西草原蓝宝石的若尔盖花湖湿地,境内,黄绿相间的草原,一望无际,蔚蓝的天空与花湖相辉相映,成片的花草与各种天然植被交错...

若尔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若尔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