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扶贫开发和大骨节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五年回顾二
——阿坝州扶贫开发和大骨节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五年回顾(二)
“以前说起建新房、住小楼、走水泥路,想到的都是城里人的生活,不是我们这些患有大骨节病的牧民敢奢望的生活。”若尔盖县阿西茸乡甲宫尼巴村大骨节病患者俄多对比以往和现在的生活,感慨良多:“近年来国家对我们很关心,现在我们的生活跟城里头的人没啥两样了、家里自来水、抽水马桶、太阳能、电视、洗衣机、冰箱啥都有,垃圾收集、村寨环卫也有专门的人负责,真的是变化太大了。”俄多仅仅是阿坝州大骨节病患者受益于扶贫开发和大骨节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的一个缩影。5年来,试点工作如春风般拂过雪域高原,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人居环境、教育基础和生活条件的三大跨越,帮助大骨节病患者告别梦魇,走向阳光,建设美好新生活的春潮。
易地搬迁
居住环境改天换地
5月28日,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雨过天晴,天蓝如洗。从川主寺场镇驱车,沿着平整宽阔的公路行驶20分钟后,就抵达了被称作“草原第一村”的牧场村。村口,两排彩色经幡迎风飘扬,宽敞的水泥路从村口顺着山坡延伸开来,路两旁,一座座极具藏民族风格的庭院错落有致。
侯建龙的家就在村口,在他家的院子门口,竖起了一个高高的木牌子,用汉藏双语写着“藏家乐”三个字。走进侯建龙家的院子,宽阔的院子左右分布着三个玻璃房子,房子里摆着茶几、沙发和各式各样的茶具、酒具,侯建龙说,这是招待游客吃饭、喝茶以及棋牌娱乐用的娱乐室,用玻璃房子就是为了让游客享受这里灿烂的阳光,抬头就可以看到蓝天。
再往里走,就是侯建龙家的客厅,宽敞、明亮、现代是走进这个屋里的人第一印象。客厅中央,一台42英寸的LED液晶电视挂在墙上,电视下放着一台多功能数码电影播放器,至于电冰箱、饮水机、音响、功放等家用电器更是一应俱全,“由于客人多,除了电冰箱外,我又专门多买了一台冰柜,可以多存放储备些食物。”
当谈到现在的生活,侯建龙立马打开了话匣子。“以前在牧区,住的房子都是柳条加牛粪建的,没有地板,一旦雨水多,潮得没法住人。”
2009年,得益于试点工作的开展,牧场村获得了各级、各类财政补助资金近1500万元,按照“因山就势、依山傍水、自然布局、错落有致、彰显特色”的原则,结合新址森林、草地植被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状况,充分利用周边自然条件,对地形、地貌、树木、植被、水系、山坡等进行了充分合理整合、优化,并突出鲜明的藏寨特色。全村71户牧民都在这块相对平坦的地方集中建起了新房。
“建新房政府补助了2.5万元,同时还给我们3万元的贴息贷款,很感谢。”质朴的侯建龙说到这里,双手合十,“后来我们自己又凑了10来万元搞装修,建了6间客房,旺季200元一间,淡季100元一间,而且旺季天天客满。”
像牧场村一样,在松潘县,新村建设保持了传统的风格和民族特色,室内布局现代合理,公共设施配套齐全。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一个个全新的牧民定居点沿公路延伸,勾勒出一幅幅极具藏民族风格的民居美景。也让那些逐水草而居的高原牧人,彻底告别了过去的游牧生活方式,过上了定居生活,融入了现代文明。
据统计,5年来,试点工作累计投入资金11.02亿元 (含群众自筹3.16亿元),启动了10个县、293个村的易地搬迁工程任务,新、改建住房143.52万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11.71亿元,在604个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新建住房面积48.66万平方米、改房面积26.26万平方米。通过两项措施叠加,全州病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换粮改水
生活条件全面改善
不仅是居住,牧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变化,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这一点,行走阿坝,随处可见可闻。
红原县瓦切乡血洛村的外玛汪青说:“过去在山上住,一家人吃的是青稞,喝的是沼泽地里的水。易地搬迁后,每年每人领取150公斤大米,青稞主要用来喂牛,人很少吃了。”
吃上放心粮的同时,县水务局和卫生局2008年派人来到血洛村,一连几个月到周边山上找水,最终从距村里10多公里外的山上引来干净的自来水。
“全部经过净化和检测,非常安全。”外玛汪青一家专门去城里买了一大一小两个电饭煲。
“改善生活”始终被放在优先位置。5年来,试点工作投入资金3.28亿元,为14.46万病区群众供应了6973.74万公斤优质、安全、营养的粮食;完成打井653口,铺设供水管道2344.4公里,12.6万贫、病群众用上了卫生、安全的自来水,结束了逐水草而居、就地取水的历史,使病区群众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根本转变。
集中居住的方便还在深化:以通路、通电、通讯、通广播为主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也在定居点同步实施,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全方位得到改善。这些,正是藏区群众梦寐以求的。
从海拔2850米的松潘县城出发,沿着山路一路向上攀升,20分钟后,就可抵达位于山顶、海拔3200米的进安回族自治乡西门顶村。
“如果是以前,穿着筒靴都走不上来。”说起如今这便捷的交通,村主任泽登激动不已,而更让泽登觉得骄傲的,是村里这几年来的巨变。
泽登介绍说,西门顶村地处高半山,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出行难、饮水难等问题长期困扰村民,而居住条件落后尤为突出,木栅栏敷上牛粪就是墙,人畜混居普遍存在。
作为试点工作的重点工程之一,2010年初,整村推进资金“花落”西门顶村,用于西门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
有了财政资金的引导,西门顶村很快打通了与外界联系的道路,与此同时,一场“四改两建”的攻坚战在村里打响。
四改,即为改厨、改厕、改圈舍、改水;两建:建新型太阳能、建洗澡间。如今再看西门顶村,村道、入户路四通八达,村民的房屋在经过改造之后更是大变样,按照村民嘎让保的话说就是,“住上了宽敞明亮又卫生的房子,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还能经常洗澡了。”
数据显示,5年来,易地搬迁村已建村内道路283.1公里,移民安置建成村内道路1679.18公里,村村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家家户户都通了电,还有一条条出村的水泥路。
易地育人
托起病区未来希望
5月29日这天上午10点整,若尔盖县巴西乡巴西中心校内响起了欢快的锅庄音乐,灿烂的阳光下,从学前班到6年级的455名学生,在宽阔的操场享受着“特别”的课间操时间,跳锅庄。
跳完锅庄,学生们并没有解散,而是在操场上每人领取了一盒纯牛奶,作为课间加餐。“现在每天吃得好,住得也好,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一个月后的升学考试做好准备。”拿着牛奶,6年级学生卓玛纳么充满信心地说。4年前,来自大骨节病区班佑乡的卓玛纳么受益于易地育人政策,从病区来到了巴西乡中心校就读。
“这些娃娃刚来时啥都不懂,汉语也不会说,我们就手把手地教。”卓玛纳么的班主任林秋卓玛说,学校的24名老师既要承担教学任务,同时又是这些学生的生活老师,每个老师负责一个寝室,从每天起床到晚上看着学生睡着,才算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目前,巴西乡的455名学生中,享受易地育人政策的就达到312人,“从洗脸、漱口到洗脚、洗澡、晒被子,对病区来的娃娃,我们都一点一点地教会他们独立生活、健康生活。”
卓玛纳么说,学校老师教的这些好习惯,她每半个月回家时就教给她的爸爸妈妈,她爸妈又教会弟妹养成良好习惯,如今,卓玛纳么的弟弟妹妹也来到了这里,成为易地育人的学生,“这里的老师对我们都很好,等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老师。”
据林秋卓玛介绍,学校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在膳食营养搭配上也下足了功夫,实施易地育人这几年来,没有发现一例大骨节病学生。另一方面,得益于易地育人政策的全面实施,学校新建了寄宿生住宿楼和3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等基础设施,“可以说,学校的校舍和办校条件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针对大骨节病多发于5至15岁之间,以侵害儿童生长期关节软骨为主要特征的实际情况,试点工作将易地育人列为了重点工程之一。将病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26411人安排到非病区寄宿制学校。与此同时,投入3.14亿元资金,在非病区迁建、改扩建寄宿制学校70所,新建、改扩建校舍16万平方米,有力保障了易地育人项目的顺利实施。
“通过大力实施易地育人,病区群众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阿坝州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病区适龄学生入学率已经达到100%,与此同时,随着各项工作的不断推进,学校也从最初的“进得来”、“留得住”逐步向“住得好”、“学得好”发展。
□ 黎家远 黄越东 陈君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华记者松涛)2月11日,记者走进阿坝州藏族村寨,所到之处锣鼓喧闹,歌舞翩跹,藏族群众以不同形式欢度藏历新年。理县夹壁乡猛古村,一大早,全村老少身着藏民族节日盛装,聚集在村民活动中心。上午9时整...
若尔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若尔盖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