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枝独秀”到“全面开花”——壤塘县五年产业发展综述
■尼玛初
“2021年,蔬菜基地总收入是146000元……”日前,壤塘县中壤塘镇布康木达村村民聚集在村活动室进行集中分红。工作组通报本年度集体经济收入情况后,活动室里传出阵阵掌声。
近年来,壤塘县坚持“多条腿走路”的产业发展思路。一方面,利用优势资源在文化上下足功夫,探索出一条文化强县的新路径;另一方面,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发展生态农牧业,种植高原蔬菜,建立联户牧场,初步形成有条件乡镇“一乡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
非遗创新发展“文”步前进
“这个订单来自武汉,他们需要30件石刻作品,总费用是6万元。”在壤塘县宗科乡拉花创新工作室里,负责人拉花与他的两名徒弟耿青和仁青扎巴正在赶制一批石刻作品。
近年来,为将富集的非遗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资本,壤塘县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建立非遗传习所46个,涉及唐卡、藏戏、石刻等不同技艺领域,3000余名青年从事非遗生产性保护和活态化传承,困难群众人均年增收超过4000元,开辟了农牧民群众不离乡、不离村、不离土、不离牧的技能增收新途径。
耿青就是其中之一。“一年大概能挣到十几万元,还不用在外风吹雨淋。”耿青说道。耿青是地地道道的“放牛娃”,听说拉花要收徒,果断放弃了“一眼望到头”的日子,成为拉花的大徒弟。
据了解,壤塘县拉花石刻合作社有100余名成员,2020年人均增收10万余元。
五年来,壤塘县以文兴业的成效愈发显著,“文化+旅游”打通文旅融合经脉,壤巴拉文化旅游景区等一批旅游目的地全新亮相;“文化+科技”突破次元壁,《喜一》《格萨尔王》等动漫散发着非遗魅力;“文化+美妆”创新产业模式,阿如藏、藏药浴等品牌为非遗传播注入新兴的产业力量……
产业结构调整“农”墨重彩
“种一坡、拉一车、收一簸箕、煮一锅是过去的真实写照。”50多岁的色肆姐一辈子生活在尕多乡瑟谷村,亲眼见证了壤塘县农业发展的点滴。“以前一到春天,我们就要到离家几十公里的山上挖药、放牧,现在蔬菜基地建到了村里,我们也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色肆姐说起如今的美好生活,幸福感油然而生。
壤塘县属半农半牧区,群众普遍以青稞、马铃薯为主食。长期以来,当地群众面临吃菜难、吃菜贵困难,偏远牧区甚至无菜可吃。对此,壤塘县依托浙江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力量,引进龙头企业,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2020年,壤塘县营顶山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在瑟谷村流转土地1105亩,建起了“千亩蔬菜基地”。现在,村民们除了流转土地每亩每年有450元的租金外,还能在基地务工挣钱。
从“望天田”到“蔬菜基地”,瑟谷村是壤塘县农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壤塘县以“政府主导、部门承担、示范引导、突出品牌、逐步扩大规模”方式,在“菜、菌、粮、药、畜”上下功夫,培育蔬菜基地和种植大户11个,农牧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到基地务工,每亩地年收入达500元以上;建起3000 余亩高原双低油菜产业园区、3300余亩壤巴拉高原生态蔬菜产业园区和百亩壤巴拉林下经济产业园区。同时,由壤塘县高原双低油菜产业园生产的油菜籽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
破除陈规陋习“畜”势待发
“今年,我已经卖了10头牛,挣了5万余元。”10月27日,壤塘县上壤塘乡查卡村村民拖墨正在乡政府办理登记手续。
位于川西北高原的壤塘县草场面积达596万亩,饲养牲畜217595混合头(匹)。早年,受陈规陋习影响,牧民守着满草原“宝贝”却过着穷苦日子。
近年来,壤塘县为破解畜牧产业发展难问题,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出台激励机制。2014年,在上壤塘乡康垄村建立合作社,从养殖到销售,建立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把牛奶卖到了县城、都江堰等地,让群众畜产品收入翻了两倍。当年,该村通过养殖牦牛户均增收10万余元。
看着康垄村村民养牛过上了“牛日子”,附近各乡也萌生了发展养殖业的念头。壤塘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出台《壤巴拉牦牛产业园区规划》《牦牛标准化养殖方案》,把康垄村“党建引领、合作社牵头、致富能手承办”的模式向全县推广。
如今,壤塘县初步形成了以南木达片区为核心养殖牦牛等大牲畜,以杜柯片区为核心养殖中蜂、跑山鸡、藏香猪等特色畜牧业养殖格局。2020年,壤塘县全县牲畜出栏率达到20%以上。从“人养牛”到“牛养人”,壤塘县以上壤塘乡引领的“新风尚”,迈出了破除陈规陋习的坚实步伐。
一头头牦牛出栏、一车车高原蔬菜出售、一亩亩双低油菜喜迎丰收……五年来,壤塘县农业、畜牧、文化各项产业齐头并进,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壤塘大地铺展开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陈邦国记者王和斌)为巩固边界共建成果,日前,壤塘县宗科乡党镇相关负责人率专武部长、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前往甘孜...
壤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壤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